封侯第12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3/1717


他原本计划明年攻打大同府,可现在,河西走廊不安全,已经影响到他明年的计划了。
这时,晁清在门口道:“郡王,今天的《京报》出来了。”
陈庆点点头,“拿进来!”
杨天放一行是二十天前抵达京兆,陈庆立刻安置了他们,给了他们优厚的待遇,同时成立了报馆,又以每月二十贯的高俸禄,在关中地区招募了十二名写文章很犀利的文士当主笔,还招募了数十名报探,专门负责打探消息。
陈庆接过《京报》打开,现在的《京报》和宣和年间汴梁发行《京报》一模一样,两张a3纸大小,目前分成六个版面,时政、文学、服饰化妆、奇闻异事、地方消息、各种广告。
第一天发行就盛况空前,卖掉了一万一千份,现在每天发行量稳定在三万份左右,覆盖了整个关中和陕中,甚至河东路和四川路也出现了《京报》,只是时间隔了三天左右,但这已经是极限了。
但比起当年汴梁的《京报》十天后才送到太原,这又是大大的进步。
这还是陈庆想到的办法,要求《京报》在前一天的一更时分就印刷出来,等次日中午才发售,这样就争取到了七八个时辰,再用快马接力,太原城发售《京报》的时间,就只比京兆城晚三天。
陈庆看了看报纸,头版头条就是黄头回鹘兵败灭国,大酋长曹长春去世,但没有提到曹安之事,只是担心凉州以及河湟安危。
陈庆匆匆浏览几眼,又翻到背面第三版,这是文学栏,陈庆比较喜欢易安评词这个专栏,也就是李清照评点诗词,今天评点的是岳飞的《满江红》,这首词是五年前写的,曾在临安和南方各地引起很大反响。
另外还有一个栏目是小说连载,连载的是小说《西游记》,今天的内容是悟空在龙宫得宝的前段,当然,文字和吴承恩写的大不相同,但内容却一样,作者是清远阁主人,别人不知道这个清远阁主人是谁,但陈庆却很清楚,是他妻子赵巧云,赵巧云所住的小楼就叫清远阁。
故事梗概由陈庆口述,然后由赵巧云进行发挥撰写,结果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小说连载竟然成为《京报》大火的卖点,几乎所有读者每天都在等着更新。
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陈庆按下发兵去河西走廊的冲动,河西走廊之事只能等开春再考虑,现在他还是要集中精力把《京报》的影响力搞上去。
陈庆抓起椅子上皮袄,吩咐道:“备车,去西大街!”
.......
《京报》报馆位于西大街,占地约十亩,这块地是陈庆买下,事实上,《京报》完全是陈庆个人投入本钱,先后投入了一万贯钱,才使《京兆》以超常的速度运转并发展起来。
这一万贯钱主要是买土地和房宅,另外一个大头就是买下那批活字和雕版,光上好雕版就有三千多块,活字几万个,杨天放只开价三千贯卖给陈庆,这个价格极其便宜。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批活字和雕版的所有权并不是杨天放的,而是向家的财产,最早是归杨天放的父亲,但向家已经花一万五千贯钱买下,向家老小悉数被女真人掳走后,这批活字和雕版又归杨天放所有。
这次陈庆把他们救来京兆,杨天放实在不好意思大开口,便以三千贯的价格贱卖给了陈庆。
有了陈庆的财力投入以及官府的支持,短短二十余天内,《京报》就发展到三万份的发行量,每份十文钱,每天三万份,正好是保本的门槛。
但对陈庆来说,报纸赚不赚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舆论武器,。
马车在报馆门前缓缓停下,陈庆从车厢里走出,两边各有数十名骑兵举着大盾护卫。
大管事杨天放和主笔管事刘征迎了出来,杨天放是负责整个报纸的运营,但内容这一块他不擅长,很巧合的是,原本《京报》主笔管事刘征就在京兆,开了一家学堂糊口。杨天放找到他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参见郡王!”二人一起躬身行礼。
“两位辛苦了!”
陈庆跟随他们进了府宅,这是一座三进住宅改成的报馆,前面的下人房变成分发报纸之地,中庭是文案房,相当于编辑部,左右两个大院子是排字房、校正房和印刷工坊,后宅变成了刻字房和仓库。
陈庆在前院的贵客堂内坐下,有茶童给他上了茶,他笑问道:“现在有什么困难没有?”
杨天放苦笑道:“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人手不足,活字不足,导致印刷数量上不去。”
“为什么?”
“道理其实也很简单,我们每天印刷其实并不止一个活字底版,要不然一个活字底版印三万份报纸怎么来得及,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十个活字版,十个人同时印刷,每个人印刷三千份,这个方案其实还是很紧张,最好是一百人同时印刷,每个人印刷三百份,那么一个时辰就可以完成,这就需要一百个活字底版,然后就需要大量的活字,需要大量的排字匠、刻字匠。”
说到这,杨天放又叹口气道:“可人手太多,我们负担不起。”
陈庆微微笑道:“有办法解决啊!活字不够去买,去巴蜀,去江南购买,肯定能买到,至于印刷人手,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印刷的,带我去看看!”
===第八百零四章
京报===
陈庆跟随二人来到印刷房,只见几个伙计在那里印刷什么,在雕版上刷上油墨,铺上白纸,用滚筒一刷,立刻又换一张纸,非常熟练。
杨天放解释道:“《京报》都是晚上集中印刷,最近国子署托我们印刷一批教材,白天找几个伙计负责教材印刷。”
陈庆眉头微微皱问道:“但你们印刷报纸也是这样吗?一人做一个木刻版?”
杨天放有些不安道:“基本上是这样。”
陈庆摇摇头道:“我给你们提个建议,把二十个雕版铺放在一起,然后上面覆盖一张大纸,两个伙计用一个很大的滚筒,这是二比二十,如果排出的活字雕版足够多,那把一百块雕版铺放在一起,甚至还可以利用水力来印刷,反正都是很枯燥的一来一去,最后用刀一切,这不就很节省人手吗?”
杨天放呆了一下,满脸惭愧道:“卑职明白了,会尽快改善!”
陈庆摆摆手笑道:“我今天来,不是说印刷,而是希望能增加一个版面,民以食为天,增加一个美食版面,然后把各种商铺信息的版面去掉,单独印刷在一张纸上,夹在报纸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3/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