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13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3/1717


这个消息无疑在临安引发轩然大波,朝野为之愤怒,太学生的血性爆发,迅速组建队伍进行游行示威。
“靖康耻辱尚在,绝不同意宋金结盟!”
“反对内讧,要求共同抗金!”
“反对和谈!”
上万太学生一起大喊,声势浩大。
越来越多的百姓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太学生的示威游行,人数达十几万人之多,堵住了东华门与和宁门两座大内正门,朝廷内也在议论纷纷,尤其中低层官员,几乎都站在太学生和百姓一边,反对朝廷和金国结盟攻打西军。
这就是舆论的力量,在舆论的压力下,下午时分,赵构在大庆殿偏殿召开了临时小朝会,文武官员四十余人参加了这次朝会。
朝会上进行了一次表决,除了秦桧和朱胜非弃权外,其他四十二名官员一致表决举手,反对朝廷和金国联手进攻川陕西军。
在强大的朝野舆论压力下,赵构不得不公开承诺,只接受宋金停战,而反对宋金联手攻打川陕西军。
赵构随即派李光和徐先图前去安抚太学生和百姓,朝廷已经接受他们的诉求,绝不和金国结盟,更不会和金国一起攻打川陕西军,劝他们散去。
到了傍晚时分,才进行半天的游行便大获全胜,太学生和百姓们开始陆续散去。
由于游行聚会的时间比较短,太学生和百姓还没有来得及冲击金国馆,使金国馆侥幸逃过一劫,如果集会延续到明天上午,那么今晚金国馆必然会被愤怒的太学生冲击。
不过金国馆虽然安然无恙,但完颜昌却气得快要发疯,他苦苦坚持了半个月,不断加大筹码诱惑天子赵构,眼看赵构将要妥协,却被一张报纸和一场游行彻底截杀了。
大堂上,完颜昌阴沉着脸坐在主位上,就在刚才,秦桧和谈判副使魏良臣前来通报了大宋皇帝赵构的最后决定,不接受和金国联手剿灭川陕西军的建议,只接受签署长期停战协议。
而以上决定,天子已经正式下旨,不可能再更改了。
金国谈判副使萧毅低声道:“刚才秦相公单独告诉我,今天上午天子赵构接到了陈庆写来的一封亲笔信,当场就呆住了。”
完颜昌一怔,“消息属实吗?”
“肯定属实,是御书房宦官康顺秦相公,陈庆的亲笔信是由徐先图转交给天子。”
“砰!”
完颜昌一拳砸在桌上,咬牙切齿道:“原来如此,我说赵构眼看要被说服了,怎么又突然变卦了?陈庆的信才是关键。”
这时,完颜昌的目光落在桌上的《临安京报》上,万分恼火道:“还有这份报纸推波助澜,要不是它,怎么会出现大规模示威游行,这是陈庆安插在临安的一把犀利之剑啊!”
“元帅,听说这家报馆在三桥,是利用陈庆的旧居。”
完颜昌拿大宋朝廷没办法,拿陈庆也没有办法,他的满腔怒火都集中到这份报纸上来。
“令李轻舟来见我!”
李轻舟原本是伪齐国天子刘豫的皇宫侍卫统领,刘豫被废后,包括李轻舟在内的很多武艺高强的伪齐皇宫侍卫都被完颜昌招揽,效仿陈庆的内卫,组建了一支三百余人的汉人内卫,专门稽查西军情报点以及想背叛金国的汉人官员,横行于河北各州,权力很大。
这次完颜昌来临安,除了带三百名女真骑兵护卫外,还带了三十余名内卫,统领便是李轻舟。
不多时,一名三十岁左右的高大男子走进大堂,单膝跪下抱拳道:“请元帅吩咐!”
完颜昌冷冷道:“我交给你们一个任务,今晚给我血洗《临安京报》的报馆,鸡犬不留!”
===第八百七十五章
报复===
两更时分,三桥周围十分安静,只有报馆内还亮着灯,三十余名熟练的排版工匠正在连夜排版木活字,报纸有时效性,雕版用一次就作废了,成本太高,只能用活字,所以活字排版就是最重要的工序之一。
一般都是晚上进行排版,次日天不亮开始印刷,中午前后将印刷好的报纸分发出去。
整个报馆,除了主笔、主审、消息探子等人夜里回家不在报馆外,其他排版、校字、印刷等工匠以及管事都在报馆内忙碌。
此时印刷工匠和校字工匠都不在报馆,今晚情况特殊,他们都在附近客栈先休息,随时可以返回报馆。
整个报馆里,只有三十五名排版工匠在忙碌,读一段话,飞快取出相应活字,迅速排列起来,再继续往下读,因为很多字重复,所以需要大量活字,所以开办一家报馆很不容易,需要熟练工,更需要大量活字。
以至于准备和他们竞争的《东南时报》到现在还没有办起来,人手够了,但活字不够。
除了排版工匠外,还有就是种桓率领的五十名内卫士兵,以及魏延武率领的十名情报站武士。
这是陈庆下达给他们的命令,一旦朝廷被迫取消宋金结盟后,完颜昌极有可能将满腔怒火发泄在报馆身上,他们必须要保护报馆,防止被金国人夜袭。
这时,魏延宗奔跑到种桓身边,低声道:“外面出现了可疑者,身材高大,都是练武之人,在监视报馆。”
这是对方要袭击报馆的先兆,种桓当即令道:“命令所有工匠立刻撤离!”
命令传下去,工匠们事先都有准备,他们立刻将拼好的活字放入活字夹内,又放进存放活字的大箱子,每个人拎起各自的大箱子便匆匆向后院码头撤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3/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