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13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9/1717


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摆着一只煤炉子,烧蜂窝煤,蜂窝煤是陈庆给与川陕城市居民最大的福利,烧柴太贵了,有了十分廉价的蜂窝煤,在做饭之余,还可以烧几壶开水,谁都知道水烧开了喝不容易拉肚子,以前是条件不允许,现在可以烧开水了,甚至每隔十天半个月,全家还能烧一大桶水洗个澡。
“这里每逢下雨就是一片泥泞,寸步难行,而且臭气熏天,去年开始县衙组织人力挖了下水沟,沟上铺了石板,污水都排到城外去了,现在干净多了!”
陈庆点点头,长安知县正是韦清,杨元清的大舅子,上任后做了不少实事,而且很有头脑,像西南区挖排水沟,就是组织当地男子义务挖沟,县衙也就出百贯钱买了一批旧石板,就把这个困扰多年的大问题解决了,所以不在于有没有多少经验,关键是有没有那个心去做,你有些事或许想不到,但手下会给你出谋划策。
“殿下,就是这里了!”李胜指着旁边一家小杂货铺道。
陈庆打量一下,店铺确实很不起眼,还在巷子里面,不是当地居民还真不知道,但话又说回来,外面人也不会跑来这里买杂货,说明店主比较聪明,不花更多的钱租临街店铺。
“舅娘,大舅呢?”
李胜进门打了个招呼,一个三十余岁的妇女探头看了看,笑道:“阿胜来了!”
她回头大喊,“他爹,阿胜来了!”
从旁边小门走出一个中年男子,一瘸一拐,长得小鼻小眼,脸上布满了皱纹,他看了一眼李胜,眼中忧虑道:“阿胜,你有事吗?”
李胜笑道:“大舅,不是来问你要钱的,我就是陪我家将军来了解一些民生情况。”
听说不是来要钱,男子脸上立刻堆满笑脸,“快请进!请进!”
李胜请陈庆走进小门,里面是一个十几平方的小院,旁边是两间屋,只是院子里堆满了杂货,只有很小一个角落容他们立足,陈庆还想进屋,但很快发现还是院子里比较好,屋里不仅漆黑,还一样堆满杂货,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孩子他娘,烧点水!”
李胜立刻道:“大舅,不要烧水了,我们还有事,马上要走!”
“马上要走啊!孩子他娘,那就不用烧水了!”
===第八百八十七章
财源===
当涂县,巨大的魏氏商行旗帜插在码头上,魏氏商行抛出大手笔,耗资五千贯买下了包括码头在内的五百亩地,正在大兴土木,疏浚码头,修建仓库,平整堆场等等,这让当涂县百姓十分期待,这就意味着他们不用去芜湖,就在家门口能找到很不错的差事。
魏氏商行确实也不错,在本地招募了数千人参与建设,就连数十名会做饭的大婶也被请来当厨娘,给工地做饭,周围农民更是物产卖得极好,根本不愁卖,各种农产品直接送去工地。
这家魏氏商行当然只是挂名,它是陈庆和张俊达成的协议,用当涂县为中转,另外还驻军三千人,竖起撼天军的旗帜,人人都知道,这是嫡系张家军,有军队保护,有张俊在背后撑腰,没有人敢来找当涂县的麻烦。
周宽奉命留驻一到两个月,稳定东南局势,准确说是稳定川陕军在东南的新获利益,一个是报馆,一个就是当涂县,泉州那边他还顾及不到。
随着完颜昌返回河北,报馆的危机已解决,种桓率领五十名内卫士兵也已撤到当涂县,报馆那边的日常安全由魏延武率领的十名情报站武士就足以维持。
当涂县这边的建设也快到尾声,返回的时间已经提上了日程。
这天上午,一支由百艘五百石货船组成的船队,满载着货物驶入当涂县码头,船头上站着一名矮胖的中年男子,他叫辛得利,父亲是四川商人,相信辛苦必能获利,所以给儿子起名辛得利。
当年陈庆经略秦州,粮食严重不足,周宽奉命前往四川采购粮食,在梓州一呆就是三年,辛得利就是周宽在梓州招募的第一批手下,后来一直从事西军官商,已升为副总管。
这次他被周宽调到当涂县,负责运营当涂港口,同时也负责江南采办,采购大量的江南物资,运送到江陵,再从江陵运送到巴蜀,这次辛得利采办了一万桶桐油,桐油主要用来造船、做家具,但它同时也是极为重要的军用物资,四川路也出桐油,但品质要差一点,价格也比较贵。
辛得利看见了站在码头的周宽,他连忙让手下安排民夫把货物搬运上岸,自己一跃跳上岸,岸上已经建造了十几座仓库,堆满了从泉州采购的团茶和鱼干,这些桐油只能露天堆放,用油布将它们盖上。
“得利,这次江南之行如何?”周宽走上前笑问道。
辛得利行一礼,感叹道:“江南物资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尤其丝绸,运到京兆卖给粟特商人,可赚十几倍的暴利,卑职这次采购了一万桶桐油和五万匹丝绸,绸缎明天会运到,另外,卑职还有一个建议。”
“你说,什么建议?”
“卑职建议不要用魏氏商行的招牌。”
周宽一怔,“为什么?”
“魏氏商行名声不太好,虽然沿途官府不敢管,但一般商人和普通百姓都比较反感,不愿和魏氏商行做生意,卑职最后是去掉了魏氏商行的旗帜才买到货物。”
周宽点点头,“还有什么建议?”
“另外,卑职建议在平江府设一座商行,设立大仓库,平时由商行在江南各地采办,然后定时运到当涂,运的时候倒是可以用魏氏商行的旗帜,但平江府的商行换一个名字比较好,可以用郑家的诚记行,诚记行名气很大,声誉也非常好,但需要郑家同意。”
周宽笑了起来,“诚记行原本叫做诚庆行,是雍王殿下和郑都统合伙办的商行,后来改名为诚记行,由郑家代管,你尽管使用,我给郑家打个招呼就是了,但这家商行的大管事你想好人选了吗?”
“参事向卑职推荐的吕帆很不错,踏实本分,可以用他为商行大管事。”
吕帆实际上是吕大同的长子,吕大同有两个儿子,截然不同,长子吕帆是使女所生,非常老实本分,吕大同很不喜欢这个儿子,尤其成年后吕帆做了商人,更让吕大同反感,所以长子吕帆常年在外经商。
后来吕大同的正妻又生了小儿子吕绞,吕绞从小顽劣,但聪明异常,极得吕大同喜爱,长大更是和一群狐朋狗友鬼混,染一身恶习,最终因为恶行太多,导致父亲丢官,也连累大伯被罢相。
但长子吕帆虽然被父亲厌恶,但他却极为孝顺,用多年经商积蓄三万贯钱在临安买了一座五亩宅子给父亲居住,可惜这座宅子还是被吕大同卖掉,用来给小儿子免罪。
吕颐浩也是为吕帆感到不值,便把他推荐给了周宽,吕帆也来到当涂县,参与当涂的建设,大家都是精明人,辛得利只打一次交道,便知道吕帆为人踏实本分,值得信赖重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9/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