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16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09/1717


徐先图关心的是建都问题,他问秦桧道:“如果拿到汴梁,然后呢?”
秦桧明白徐先图的心思,笑道:“可以把汴梁定位为北都,当然我们不会迁都过去,因为安全问题,我也支持在临安建都,临安可以称为南都,为真正的都城,汴梁更多是一种形式上的都城,更多是一种缅怀。”
徐先图点点头,“微臣支持建立北都的想法!”
言外之意,他支持第二次北伐。
赵构点点头,“不管怎么说,先进行备战吧!”
........
时辰已晚,秦桧直接回到了府中,他直接来到书房,写了一张纸条,用蜡丸密封起来,把一名心腹家丁找来,吩咐他道:“你去一趟北方茶馆,把这枚蜡丸交给茶馆石掌柜,就说是我的让你来的,他自然明白!”
北方茶馆是金国馆开的茶馆,秦桧和金国使者萧毅联系就不用直接去金国馆,被人看见会有麻烦,去茶馆多方便。
家丁收起蜡丸走了,这时妻子王氏走进来笑道:“这么说天子决定第二次北伐了?”
秦桧点点头,“汴梁是他的心魔,不把汴梁拿回来,他不会甘心,很显然,韦太后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提出了剿灭丽琼,用徐州等四州交换汴梁的方案,我再提出,可以顺手收缴韩世忠的军权,这也是他念念不忘的,天子最终便同意二次北伐。”
“那徐先图呢?他没有反对?”
秦桧微微笑道:“徐先图只关心定都临安,我知道,有很多大臣都找过他,希望他能说服天子,这也是他本人的利益,他的所有财富都投在临安地皮上,其实我怀疑在京报上刊登信件的余人就是徐先图。”
“老爷的怀疑有依据吗?”
秦桧用手指蘸点茶水在桌上写道:“徐字拆开,就是一个双人加一个余字,这不就是余人吗?”
王氏鼓掌大笑:“老爷还真是看得透!”
秦桧洋洋得意道:“我只要支持在临安建都,那他就支持北伐了!”
“北伐能成功吗?”王氏又问道。
秦桧摇摇头,“我不知道,如果只有丽琼,我估计能成功,但如果西军参战,加上金兵也参战,情况就复杂了。”
..........
胡云的飞鸽传信送到了京兆。
陈庆对蒋彦先叹息道:“我还真是考虑不周,总想着不亏待郑全统,按照市价给他租金,总得他是商人嘛!商人重利,现在却发现自己把人看低了。”
蒋彦先笑道:“这种大海船可不是有钱能租得到,再说,他用海船能赚大钱,用租金根本弥补不了他的损失,现在他只要租金一百贯,还要负担全部的船员开支,可见郑全统根本不是为了钱,应该是为了汇报殿下上次对他的救命之恩。
“还是考虑授予他爵位吗?”
“殿下,郑统全现在已经是河间郡公了,再向上是国公,再向上就是郡王,不好封啊!”
陈庆微微笑道:“事情没有那么复杂,朝廷是朝廷,我是我,我不承认朝廷的爵位,就像朝廷不承认我封的爵位一样,我考虑封他为高陵县公,已经很不错了,我用京兆的县封给他爵位,一般人得不到。”
蒋彦先松口气笑道:“这样就合理了!”
陈庆又道:“还有,朝廷可能要再次北攻,蒋公怎么看?”
蒋彦先沉吟一下道:“殿下,此事恐怕涉及和朝廷翻脸,确实要谨慎对待,卑职建议召集内政堂军政议事!”
陈庆点点头,当即召集内政堂商议应对朝廷北伐之策。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吕逝===
议事堂内,几名参事聚集一堂,陈庆把情况给众人解释一遍,关师古缓缓道:“丽琼是朝廷叛将,这是朝廷出兵的借口,他当时叛逃时杀了兵部尚书、都督府参谋军事吕祉,后果相当严重,所以朝廷出兵讨伐他道义没有问题,我建议将丽琼调走,朝廷失去了借口。”
周宽摇摇头道:“老关把朝廷想得太简单了,既然是借口,我们把丽琼调走,朝廷必然会找到另一个借口,比如攻打山东路,他们到时借路徐州,我们借不借?不借有失道义,借了,他们一定会赖在徐州不走,我的态度很明确,丽琼不能调走,就让丽琼守住徐州,朝廷军队久攻不下,自然就会撤军了。”
张妙沉吟一下道:“老周还是想得简单了,朝廷出兵,背后必然有金国在怂恿,金国是想利用朝廷军队来削弱我们,如果朝廷攻打徐州不利,不排除金国军队也会参战,那我们呢?我们肯定也会参战,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陈庆暗暗点头,他和张妙的想法不谋而合,陈庆又看了一眼一直沉默不语赵开笑道:“赵参事说两句吧!”
赵开点点头,对众人道:“其实我到现在也想不通,朝廷为什么要北伐,你说他们要夺取徐州有什么意义,还是想攻打山东路,当然,攻打山东路是不可能的,那夺取徐宿四州就有意义吗?花了那么多钱粮,争夺一个黄泛区,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对方不可能有这么傻,那他们是为了什么?我觉得胡云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
陈庆道:“我会安排胡云调查清楚,大家都说得有道理,丽琼确实只是一个借口,但我不打算把丽琼调走,我之所以把丽琼放在徐州,就是因为丽琼无法投降朝廷,他没有退路,包括他的部下,都只能死守徐州城,至于我们出兵,如果非要狠狠教训一番才让朝廷老实下来,那么这一战就不可避免。”
正说着,晁清出现在门口,正拿着一份快信,陈庆问道:“什么急事?”
“殿下,看看这个,刚收到的胡云急信。”
晁清将一份抄好的鸽信递给陈庆,陈庆接过鸽信看了看,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低低叹息一声,对众人道:“胡云传来的两个消息,天子已下旨正式承认临安为都城。”
承认临安为都城早在众人的意料之中,众人知道,光这个消息还不足以让雍王的神情变得如此凝重,另外一个必然更重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09/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