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1717


话虽这么说,吴阶也动了心思,捋须笑而不语,这么好的将才,他一定要招揽到自己的麾下,反正这个陈庆原本是环庆军的将领,和八字军无关。
王彦也警惕起来,他很了解吴阶,这家伙忽然若有所思,十有八九是打主意把陈庆夺过去,不行,绝不能让他得逞!
.........
入夜,灰蒙蒙的寒气笼罩着子午谷,南下逃难的十几万难民拥挤在短短的十里山谷内,这一段山谷风比较小,但还是很寒冷,妇女们用破烂的被褥裹住孩子,紧紧搂在怀中,老人也抱着布匹,却舍不得拆开,咳嗽声此起彼伏,
青壮男子则自发组成夜巡队,拿着京兆仓城内得到的兵器,警惕地望着一条条阴暗的峡谷小道,那无尽的黑暗中隐藏着危险,不仅是噬人的野兽,也有凶残的山贼。
陈庆带着一队士兵骑马沿着谷道巡逻,白天发生了抢夺事件,一名妇人受伤,一百二十两银子也被抢走了,盗贼尝到了甜头,夜里一定还会再来。
陈庆在马上研究一把弓,这是完颜娄室使用的弓,被他缴获了,这把弓是两石骑弓,普通将领拉不开,但他用正好,也说明他的力量和完颜娄室差不多。
相对于弓箭,弩还是很不方便,尤其在疾速奔跑中根本没办法使用弩,而骑射则是一名大将的基础,要想在宋朝混下去,骑射这一关他必须得过。
“将军!”
都头杨桦从后面催马追了上来,抱拳道:“最南面来了一支宋军,为首将领要见将军!”
“我知道了,你继续巡逻,拿好盾牌,当心盗贼射冷箭!”
“卑职遵令!”
陈庆将弓放入袋中,调转马头向南面奔去。
最前方的难民队伍距离子午关不到十里,这支宋军应该是从子午关过来,远处灯火通明,一百多名士兵举着火把,最前面是一名骑在马上的大将,身穿山纹甲,头戴凤翅兜鍪,年约三十岁左右,身材十分高大威猛。
陈庆握紧了铁枪,心中十分警惕,关中的兵器盔甲唾手可得,难民中不少人就穿着军队皮甲御寒,盗贼若要扮作宋军轻而易举。
“你们是哪里的宋军?”相隔五十步,陈庆高声问道。
“在下朱百锦,是宣抚使帐下牙将,难民们都说陈将军是护卫主将,请问阁下属于哪支军队?官任何职?”
宣抚使就是宋军主帅张浚,他官任川陕宣抚处置使,目前就在汉中,这个朱百锦应该就是张浚的亲兵将。
陈庆淡淡道:“我是八字军王都统帐下斥候都头陈庆。”
朱百锦听说对方只是一名斥候都头,不由一怔,又问道:“将军可有上司?”
“我的上司是指挥使李绛,我们负责断后,李将军已经阵亡,我率残军南下,担心子午谷内有盗匪,便主动护卫这些难民。”
“原来如此!”
朱百锦沉吟一下,又小心翼翼问道:“将军可去过京兆城?”
他见难民手中都有粮食和布匹,而且是从京兆城中仓库中所得,着实令他惊诧不已。
“去逛了一圈,干掉了几千敌军,顺便斩了完颜娄室的人头。”
“什么?”
朱百锦大吃一惊,“你说什么,斩首完颜娄室?”
“一介病夫而已,胜之不武!”
陈庆说得轻描淡写,但朱百锦却如耳边惊雷,他连忙道:“宣抚使就在子午关,能否请将军随我过去一趟?”
..........
陈庆带着几名手下跟随朱百锦前往子午关,陈庆好奇笑问道:“安抚使怎么在子午关?”
朱百锦苦笑一声道:“安抚使正好在洋县巡视关防,听说子午谷内来了十几万难民,他担心是完颜娄室的计策,便急急赶到了子午关。”
子午关不远,奔行一刻钟就到了,只见一座高大坚固的雄关扼守住了子午谷的出口,关城上站满了手执弓箭长矛的士兵,火光通明,将关城内外照如白昼。
“将军稍等片刻,我进去禀报!”
朱百锦让陈庆稍等,他先进关城去汇报。
这时,陈庆也意识到了一个大问题,如果自己不跟难民南下,不把事情讲清楚,这十几万难民根本就进不了子午关,最后从哪里来,还得回哪里去,如果完颜娄室派一万军队混迹在难民中,汉中就完了,宋军怎么可能不防备?
不多时,朱百锦出来,抱拳道:“请将军随我来!”
陈庆跟随他进了关隘,不多时,来到一座大帐前。
“启禀宣抚使,人带来了。”
“请他进来!”里面的声音很柔和、清亮,应该是个中年人。
朱百锦指了指陈庆腰间之剑,歉然笑道:“大将不可带剑进帅帐!”
陈庆解下腰间长剑递给了他,随即挑帘走进了大帐,一眼便看见了主帅张浚,果然不是大将,而是一名文官。
陈庆上前单膝跪下,沉声禀报,“末将八字军陈庆参见大帅!”
张浚年约四十余岁,身材中等,白面长须,目光明亮,相貌颇为清瘦,看得出是个精明能干之人。
他是进士出身,原本是朝廷的礼部侍郎,参与平叛刘、苗之乱有功,升为知枢密院事,成为继李纲和宗泽之后朝廷主战派领袖之一。
完颜宗弼败走黄天荡后,张浚便意识到金国的下一步战略目标一定是川陕,必须加强川陕防御,防止金兵进入四川。
他的想法得到了天子赵构的支持,便封他为川陕宣抚处置使,全权负责川陕军政。
这就是宋朝的特点,不管军队怎么作战,主帅一定是朝廷派来的文官,只是川陕诸军运气还不错,张浚是主战派,也比较精明通达。
但张浚毕竟是文官,不了解川陕实情,书生意气,喜欢大兵团作战,加之决战心切,最终导致富平之战惨败,这一战也葬送了大宋最精锐的西军。
富平惨败后,他立刻向天子写了请罪书,目前还没有消息,但他还要写一份详细战报,战报该怎么写,着实令他心中烦恼。
就在刚才,张浚听到一个消息,富平之战的金兵主将完颜娄室被斩杀了,简直令他不敢相信,又让他看到了一线希望。
张浚看了一眼陈庆,长得很雄壮的一名年轻将领,张浚点了点头,这时他的目光落在朱百锦手中的长剑上,他‘啊!’的一声惊呼起来。
===第十七章
晋升===
张浚快步上前取过宝剑,上上下下仔细查看,又轻轻抽出剑,忍不住长叹一声。
“这可是将军之剑?”
陈庆点点头,“原本是完颜娄室的佩剑,被卑职夺取,用它斩下了完颜娄室的人头。”
“你可知道这是什么剑?”
“卑职只知道它是一把名剑!”
这是废话,完颜娄室的佩剑怎么可能是凡品。
张浚脸上呈现出痛苦之色,“这就是名剑湛卢,同时也是太上皇的佩剑!”
原来是宋徽宗赵佶的剑,陈庆心中明悟,看来这柄剑不属于他了。
“完颜娄室的人头在哪里?”这一刻,张浚终于相信了。
陈庆将一只木盒子放在桌上,打开盖子,里面正是完颜娄室的人头,用石灰封住脖子,面目依旧栩栩如生。
这时,走进来一名官员,躬身施礼道:“宣抚使找我?”
“武参军,你来看看这颗人头,是不是完颜娄室?”
这名官员叫做武渠,原本是鄜州长史,颇受张浚器重,现在出任张浚帐下录事参军。
他在鄜州多次见过完颜娄室,比较熟悉。
武渠神情严峻,上前仔细打量一下面孔,又看了看耳后,点点头对张浚道:“没问题,确实是完颜娄室!”
“能肯定?”
“可以肯定,完颜娄室的耳后有一个很大的梅花红痣,这是他独有的特征,所以卑职能肯定是他。”
张浚大喜,笑眯眯对陈庆道“恭喜陈都头立下不世之功,这颗人头和宝剑,我要立刻派人送去临安,不知陈将军那边还有什么别的信物?”
“还有就是完颜娄室的金牌、官印还有他的金背大刀,卑职立刻让人送来,只是完颜娄室的弓箭,卑职用得很适手。”
“弓箭、马匹之类陈都头可以留下自用,关键是金牌和官印,大刀也拿给我,我一并送去临安。”
…………
和主帅张浚的见面无疑是皆大欢喜,张浚可以在他的正式报告中添上几笔浓墨重彩的功劳,使报告不至于那么难看,可以说,陈庆这次功劳对张浚的仕途至关重要。
张浚也欣然同意接受难民入川,陈庆本人也得到了嘉奖,张浚正式封他为正将指挥使,赏银一千两。
这等于是官升三级,跳过了准备将和副将两步,一步到位升为正将,这也富平之战后,唯一一位被张浚亲自升职的将领。
当然,这只是军中职务,还得兵部认可后授予相应的官阶,这才是关键,就像军衔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