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3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3/1717


这时,陈庆问道:“新兵招募情况如何了?”
“按照统制的要求,招募了两千人,有一半是从前的宋军,另一半是新兵,目前正在训练!”
陈庆点点头又问道:“我走之前让你准备的后勤粮草,准备好了吗?”
“已经准备好了,卑职又招募了五百多辆大车,一共一千辆大车,随时可以出发。”
杨元清的周全着实让陈庆感到满意,欣然道:“两千新兵的训练我就交给你了,后天一早,我亲自率领五千军去安西县。”
杨元清迟疑一下道:“统制,有句话卑职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
“卑职觉得西夏军应该还没有准备好,他们要进攻安西县,至少到秋天才有可能!”
陈庆淡淡道:“谁说我是去防御,我是去攻打德顺州的西夏军。”
“啊!”
杨元清一下子愣住了,统制竟然要先发制人,挑起战争。
“统制,现在发动战争,会不会太仓促了?”
陈庆摇摇头,“再过两天,朱胜非的特使就会到秦州了,他虽然无权革除我的职务,但他可以以调查为借口,暂停我的职务。
当然,我也可以不睬他,但这样做代价太大,他毕竟是川陕宣抚使,以下犯上朝廷不容,西军也不容,所以我反复考虑,最好的对策就是挑起战争,一旦爆发了战争,那就不会是一城一域的争夺,会引发整个西北的战争,宋、齐、西夏三家都会卷进来,至于什么时候战争结束,就不是他朱胜非能控制了。”
杨元清默默点头,陈庆的大手笔他见得多了,用引发战争来对付朱胜非,他一点都不惊讶。
只是他感受到了陈庆的决心,朱胜非若想拿他来开刀,他一定毫不犹豫地反击回去。
陈庆这次出征准备得确实不充分,主要还是粮食问题,他们的军粮只够军队三个月开销,还有那么多百姓要赈济,粮食根本不够。
他们虽然还可以从羌人那边买一些羊,但进行一场战争,至少需要准备半年的军粮,关键是巴蜀那边的购粮计划能不能顺利实施。
陈庆也没有办法,粮食这种事情变数很大,不是他能控制,他也只能赌一把,要么在德顺州搞到粮食,要么巴蜀的粮食能顺利抵达秦州。
休息一天,第三天天不亮,陈庆便率领五千军队出发了,随行的一千辆大车满载着粮食和军用物资,车上的粮食和干羊肉能支撑军队一个月。
剑门关位于隆庆府北部,隆庆府的府治梓潼县也就成了蜀北最重要的商业中转地。
尤其这两年的宋金大战,整个四川的钱粮物资都在源源不断运往汉中,梓潼县更是成为后方的后方,大量粮草物资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再从这里走陆路起运北上。
连通涪水的梓潼江就成了粮食物资水运的主要通道,在县城外的码头边,这两年修建了上千座大仓库,最繁忙时,曾经有数万码头挑夫活跃在梓潼江两岸。
不过随着战争平息,繁忙的梓潼县一下子松懈下来,也变得安静了,再没有之前的喧嚣热闹。
这天上午,一支满载粮食的船队缓缓靠近了码头,要是最忙的时候,他们起码要等三天才轮到他们靠岸,但现在不用了,只等了不到一个时辰,船队就靠岸了。
码头上,周宽已等待多时,他现在出任秦州军的粮食物资采购使,隶属于后勤营,有五十名士兵跟随他来到了梓潼县。
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租赁了仓库,开设了商行,又在本地雇佣了几名账房管事,然后通过商行和几名大粮商建立了联系。
今天是周宽采购的第一批粮商到岸了,粮食是从阆州采购,共一千石,价格是五百贯钱,另外再付五十贯的水运费,然后还要掏一百贯钱雇佣蜀道驼队将这批粮食运往秦州。
“靠岸了!”船老大大喊一声。
周宽回头对一名管事道:“现在可以搬运吗?”
“随时可以!”
“那就现在动手,把粮食搬运到仓库去。”
管事一挥手,一百名挑夫跑了上来,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是从船上把粮食背上岸,另一路负责利用独轮车把粮食从码头运到仓库。
一百名挑夫如蚂蚁一样忙碌起来,这时,另一名本地雇佣的管事上前对周宽道:“大管事,刘掌驼来了!”
从梓潼县北上,一般都是用骡子背运,但一些头脑灵活的商人把能负重的骆驼引进来,这些骆驼运量大,也比较容易照顾,所有深受商人的欢迎。
周宽也和一支由百头骆驼组成的骆驼队签署了运输协议,负责给他们运输粮食到秦州,如果顺利的话,就要长期签约了。
片刻,一名身材健壮的中年男子走上来,他真名叫什么大家都忘记了,因为他脸上有一道长长的刀疤,大家都叫刘疤子。
刘疤子在蜀道上走了快三十年,对蜀道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周宽之所以找他,是因为在建炎三年之前,他经常率队去秦州。
“大管事,粮食到了,我们今晚就可以出发了。”
周宽点点头,“一千石粮食一次运完没有问题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3/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