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3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3/1717


陈庆起身拱手道:“多谢王知县的忠告!”
陈庆有过经验才找知县一问,去年杨幺还不算强大,就已经十分猖獗,今年三次击败官兵,只会更加猖獗,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有了知县的提醒,陈庆自然没有让客船和马船继续出发,而是把两个小娘子和杨柳暂时留在监利县,并让颜骏率二十名士兵保护她们。
陈庆则率领八十名士兵换上了盔甲,又从马船上把战马牵出来,众人翻身上马,从陆路前往岳州。
..........
巴陵县是今天的岳阳,数十年前,范仲淹曾经在这里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千古名句。
但此时,巴陵县却遭遇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三万洞庭水贼从四个方向包围了巴陵城门,而城中官兵只有数千人,还有数万百姓,一旦城池被攻破,全城百姓将面临一场惨痛的浩劫。
城墙上,湖广宣抚使李纲忧心忡忡,他才五十岁出头,但头发全白了,靖康之耻成为压在他身上的一座大山,让他喘不过气来。
尽管金兵第二次进攻汴梁已和他无关,但毕竟他是靖康的宰相,二帝被掳、朝廷覆灭,自己内心那一关他就过不了。
李纲无时无刻不再盼望着宋军能够收复汴梁,迎回二帝,但现实却是那么残酷,这个梦想已经变得那么遥不可及。
李纲望着远方的波光浩渺,不由长长叹了口气。
这时,知州王彦快步走过来道:“宣抚使,粮食已经重新安排好了,请您过目!”
巴陵县已被围困一个月,朝廷援军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来?
军队的粮食眼看就要耗尽了,万般无奈,李纲决定实施粮食配给制,把全县的粮食都集中在官府手中,保证每个百姓的最低生存用粮,以及每个士兵最低的粮食保证。
“重新分配后,还能坚持多久?”
“每个士兵每天只能给半斤,百姓减为二两,估计还能坚持半个月。”
李纲一惊,“才半个月?”
王彦叹口气道:“没办法,运粮船队被敌军劫走,军粮早就绝了,我们一直从民间搞粮食,现在民间的粮食也快没有了。”
李纲沉默了,他们第三次和杨幺军队作战失败,就是因为后勤大营被偷袭,满载粮食的数百艘大船被抢走,上万军队撤回巴陵县,颗粮皆无,此后一个月,他们基本上把整个巴陵县的商家粮食都搜光了,才勉强维持军队用粮。
杨幺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采用了围困的策略,逼自己出城投降。
堂堂的宣抚使向盗贼投降,他宁可自刎,也绝不会走出那一步,让朝廷蒙受奇耻大辱。
李纲微微叹息一声,“就看看援军什么时候能到来?”
他转身步履沉重地下城去了,后背已经有些佝偻。
.........
陈庆只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便率领八十名手下骑马抵达了岳州巴陵县,巴陵县周围村庄里都已经空无一人,随处可见被打砸焚烧过的痕迹。
陈庆率领众人进了一座村子,他在远处似乎看见村子里有灯光,这是一座不大的村子,也就一百多户人家。
这时,陈庆看见了,在村子的最西面,屋子里确实有一个灯光若隐若现。
“你们去看看,是什么人?”
两人手下翻身下马,飞奔而去。
不多时,两名手下便跑了过来,“启禀统制,那是一座大户人家宅子,里面有十几个贼兵在挖掘院子,他们可能觉得
自己正想抓一些贼兵问问情况,没想到就送上门了。
陈庆吩咐副都头庄荃道:“去把他们都抓来,当心不要有漏网之鱼!”
“遵令!”
庄荃一挥手,带着数十名士兵赶去了亮灯处,很快,那边传来几声惨叫,紧接着灯火熄灭,鸦雀无声了。
仅用了一盏茶时间,庄荃便率手下抓来了七八名贼兵,其他贼兵都被干掉了。
贼兵们跪在地上磕头求饶,庄荃低声道:“房间里有两名女子,都赤着身子,刚死不久,估计是被他们糟蹋至死。
陈庆点点头,问为首的一名贼兵道:“你们包围巴陵县的贼兵有多少人?”
贼兵首领战战兢兢道:“大概有两万人出头,诈称三万人。”
“首领是杨幺吗?”
“大王在水寨内,围攻巴陵县的主将是钟相之子钟子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3/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