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4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1/1717


这次他跟随董先作战,被安排来攻打夷陵,负责打通峡州通道,但荆超的能力确实比较平庸,面对城墙坚固高大夷陵城,他没有携带攻城武器,竟一时无计可施,一心等着后勤运输攻城武器过来,却不考虑自己伐木制作攻城梯。
好在完颜昌来了,取消了攻打夷陵的计划,让荆超长长松了口气。
董先给他的转移命令中,明确要求他夜里安排好防御,防止敌军夜间偷袭。
董先的意思是,要求他夜间扎好大营,围上营栅、修建哨塔,扎上大帐,派出巡哨,一切都要正规,这才叫安排好了防御。
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士兵们背负着四五十斤的行李一口气行军四十余里,累得已经吃不消了,倒下就动弹不得,连吃饭都没有力气了,哪里还精力去扎营安寨,简直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不过荆超还是派出了一百多名巡哨在四周放哨。
两更时分,所有的士兵都进入深度睡眠状态,连主将荆超也睡着了。
此时就在南面数里外,一支骑兵军队正在无声无息向这边移动,士兵们只要放慢速度缓行,基本上大地就不会震动了,也不会有闷雷般响声,但会有战马的杂沓之声,最多传出去一两百步左右。
南面有二十几名岗哨,此时他们都被宋军斥候一一干掉,伪齐军已经失去了外围警戒。
骑兵距离营地越来越近,相距只有两百步了,陈庆甚至已经看到了两百步外满地的敌军士兵。
他慢慢挺直了腰,骤然喝令道:“给我杀!”
一万骑兵骤然发动了,向两百外的伪齐军宿营地杀去,万马奔腾,杀气滔天,一万骑兵俨如平空出现的沙尘暴,铺天盖地向近在咫尺的伪齐军席卷而去。
长矛刺穿了胸膛,战刀劈断了脖子,铁蹄踩碎了骨头,荒野里到处是嘶声惨叫,熟睡中的士兵终于被惊醒,他们吓得爬起身狂奔,这一刻,哪怕身体再疲惫也抵挡不住对死亡的恐惧。
原野里到处是奔逃的伪齐军士兵,他们恐惧得大喊大叫,没命地狂奔,骑兵在他们身后追赶杀戮,毫无怜悯,将他们的身体和恐惧一起送进死亡的地狱之中。
如果害怕死亡,就不要成为军人,在战场阵亡,一向都是军人的归宿、
这就是你死我活的战场,只有杀戮,慈悲和宽容基本上不存在,就像他们之前屠杀王彦的军队一样,也是一样的斩杀殆尽,毫不留情,只不过现在轮到了他们。
惨叫声、哭喊声响彻一夜,到天亮时,八千伪齐军大半都消失了,只有少数聪明人逃进了西北方向的森林,逃得一条性命。
宋军收拾了战场,焚烧了尸体和辎重,夺取了敌军的补给,休息半天一夜后,第三日凌晨,一万宋军骑兵向长林县方向奔去。
===第三百章
承诺===
次日中午,陈庆率领的骑兵抵达了长林县,但出乎他的意料,围困长林县的数万伪齐军已经撤退了。
李纲亲自出城迎接,陈庆上前躬身行礼道:“卑职来晚了,让宣抚使久等!”
李纲叹息一声,“我现在很庆幸,湖广有陈将军在,否则这次湖广真的危险了。”
“宣抚使过奖了!”
李纲命令城门大开,亲自陪同陈庆大军进入长林县。
来到军营,李纲命令司马安排一万军队住下,好生喂战马。
这时,李纲发现陈庆骑兵居然携带了几千套伪齐军的盔甲,他呵呵笑道:“我相信陈都统一定有好消息要告诉我!”
“确实有好消息,夷陵的八千伪齐军在前天半夜,已经被卑职全歼了。”
李纲大喜,这可是他们对阵伪齐军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对他们是多么艰难,但对陈庆却是那么轻而易举,李纲既欢喜,但又有几分困惑。
“陈都统,为什么我的军队就无法做到那么容易消灭敌军?”
陈庆想了想道:“这里面骑兵起到了关键作用,比如这支伪齐军,我们相距他们约五十里,这样,对方派出的探子就无法发现我们的存在,如果是普通步兵,奔跑五十里还要保持充沛的体力,那就很难了,骑兵就不一样,半个时辰就能跑五十里,然后半夜突袭对方,就能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再其次是宣抚使的军队已经早早被对方盯住了,每一次调兵对方都会派人盯住,从而也能猜到宣抚使的企图,这样就很难袭击对方。”
李纲点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必须有一支游离于主力之外的军队,所谓正奇结合,才会收到效果。”
“正是这个意思,在西北,吴都统就是安排卑职游离于大散关之外,神出鬼没,不断骚扰偷袭敌军,使金兵防不胜防。”
“很好,看来我得让陈都统的军队继续在外围,利用骑兵的高速和长途奔袭不断打击敌军。”
“这样做,宣抚使得尽快依托城池,实际上宣抚使是诱饵,卑职才是打击力量。”
李纲捋须道:“让我好好再考虑一下。”
“另外还有一事,卑职很可能要对宣抚使说一声抱歉。”
李纲一怔,“什么事?”
“就是关于杨幺,卑职应该交给宣抚使,结果卑职........”
李纲笑着摆摆手,“我可不是朱胜非,心胸没有那么狭隘,再说你抓住杨幺时,我已经率军离开汉阳,你就算送去汉阳,也没有人接收,我还以为你知道我不在汉阳,才直接送去临安。”
“卑职只是怕夜长梦多,才直接送去临安,确实没有别的想法,只是事后才感觉有点不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1/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