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4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4/1717


按照陈庆事先部署,李凤率两千水军留下保卫江夏和汉阳,郑平则率领装满补给的船队和三千军队前往江陵县,建立后勤基地。
而牛皋则率一百艘车船和三千军队沿着汉江北上,准备从水路配合陈庆的作战。
..........
战场上的消息传递要比平时快速得多,这也是因为战场周围都部署了大量的斥候或者探子,随时能够掌握战场上的情况。
进攻夷陵的八千军队和进攻汉阳的五千军队被全歼的消息几乎是同时送到了襄阳。
完颜昌并不吃惊,他知道和陈庆作战会有这个后果。
但董先却惊呆了,陈庆竟然把八千人斩尽杀绝,难道又要重复他在陕西路的手段,下达杀绝令、构筑京观来对付齐军?
完颜昌冷笑一声道:“董元帅怎么不看看另一个战报,汉阳的五千齐军可是一个都没有杀,你想这是为什么?”
董先沉吟一下道:“难道是因为主将不是陈庆的缘故?”
完颜昌不屑地哼了一声,“胡扯了!汉阳的主将一样会执行陈庆的命令,若陈庆命令他们杀绝,那一个战俘都不会救,都得葬身汉水。”
“那是什么缘故,卑职确实不知,恳请监军示下!”
完颜昌不慌不忙道:“陈庆确实是一个嗜杀的人魔,杀人不眨眼,哪怕对方投降了也照杀不误,在西北是这样,在这里也一样,但他居然改性子,五千人一个不杀,这是因为宣抚使李纲的缘故,李纲曾是宰相,是饱读圣贤书的文官,他是见不得嗜杀的人,见不得残酷的杀戮,如果我没错猜测,应该是李纲约束陈庆了。”
董先沉思片刻道:“是不是说,以后指挥决策作战之类,陈庆就没有了自主权,得受文官钳制?”
董先就是宋朝统领过军队的文官,他对宋朝的文官领兵制度了解得极其深刻,如果陈庆以后受到李纲的钳制,那这场进攻荆襄的大战他就有信心了。
完颜昌摇摇头,“但这一点我也不是很清楚,但这一点又极其重要,所以我们必须要想办法弄清楚宋军的指挥决策细节,我要知道陈庆到底有多大的自主权。”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在堂下禀报,“启禀董元帅,启禀都监军,前方探哨发来鹰信,陈庆率一万骑兵已经离开长林县前往郢州。”
完颜昌和董先对望一眼,两人都意识到,陈庆又盯上了撤往郢州的三万军队。
董先忍不住道:“都监军,陈庆的骑兵实在犀利,我们的军队难以与之抗衡,能否调一支万人队女真骑兵前来助战?”
完颜昌摇摇头,“这需要我们金国皇帝批准,但可能性不大,你不用多想了,我建议你还是上书齐国天子,从京兆调一万齐军骑兵过来,这才是容易实现的想法。”
董先叹口气,“好吧!我今天就上书天子,请求骑兵支援。”
===第三百零二章
长寿===
陈庆的军队抵达了郢州长寿县,夜色中,他远远望着黑黝黝的县城,心中着实有些感慨。
他现在知道为什么李纲为什么作战那么艰难,总是败多胜少,根本原因就是李纲不重视情报,做不到知己知彼,总是一抹黑地跟别人去打仗,怎么可能打赢?
很简单的道理,和宋军对峙的三万伪齐军有多少粮食?李纲不知道,长寿县内有没有他安插的眼线,结果是没有,那敌军占据长寿县,需不需要补给?李纲还是不知道。
一问三不知,着实让陈庆郁闷,如此疏忽大意,怎么可能打胜仗?
李纲没有在长寿县安插眼线,但陈庆安插了,呼延雷派了两名弟兄已经潜入县城内,打探县城的各种情报。
现在他得想办法和这两人联系上,陈庆立刻派人去把赵小乙找来。
不多时,赵小乙匆匆赶来,抱拳道:“请都统吩咐!”
“交给你两件事,第一,派人去长寿县打探,看看敌军是否知道我们到来?第二,再派几个弟兄去汉水打探,联系上从汉阳过来的牛皋船队!”
“遵令!”
赵小乙匆匆走了。
陈庆随即下令全军就地休息。
这时,杨再兴快步走上前道:“都统,有一个本地大户送来二十几车黑豆!”
陈庆站起身笑道:“在哪里?带我去看看。”
陈庆来到树林南面,树林外,果然有一支大车队,一种中年男子正给士兵说着什么?
“都统来了!”
有士兵喊了一声,众人纷纷闪开。
陈庆走的一辆大车前,兜底抓了几把黑豆细看,黑豆品质不错,粒粒饱满,更重要是,黑豆中没有掺杂巴豆,这才是陈庆最关心的,他担心是敌军的计策。
士兵带着中年男子上前,他跪下行大礼,“小民张启发叩见将军!”
“张员外请起,多谢你送来的黑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4/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