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4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4/1717


这也是洞庭湖一战,赵构封赏陈庆而没有封赏主帅李纲的根本原因,陈庆的军队实际上是独立的,不归李纲管辖。
这就是陈庆从西军被调来湖广得到的最大补偿,朝廷承认了他的独立都统,陈庆才一口答应来湖广,
这个独立权对于他太重要了,没有独立权,他就只能和朱胜非硬抗,否则朱胜非就有权夺走陈庆的军队,把他打发去巴蜀练兵,这也是张浚对陈庆因为自己的缘故而被朱胜非打压的一种补偿。
南宋在成立之初,为了不被女真人灭国,而对军阀们采取了这种妥协的态度,可一旦宋军议和后,天子赵构和朝廷就开始迅速收回兵权,其中最严重的一次事件,便是风波亭岳飞被杀。
岳飞被杀,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最后关头抗旨不遵,天子赵构感觉岳飞的军队已经失控,担心岳飞会在中原拥兵自立。
话题扯远了,转回头。
目前陈庆的军队一共有一万五千人,一万骑兵和五千步兵,另外还有五千水军是李纲借给他的,不归他所有,实际上的兵力就是一万五千人,
目前宋军兵力远少于伪齐兵,形势非常不利,朝廷批准李纲再招募五万军队,指标分解下去,陈庆得到了一万军队的指标。
陈庆现在还有五千杨幺精锐之军的战俘没有交给李纲,而是用他们来踩踏车船,这五千战俘军陈庆交给了郑平,由郑平负责郑编训练,郑平已经率领二十艘战船赶赴襄阳,和牛皋配合封锁汉江。
这几天,陈庆就在江陵招募五千新兵,应募者如潮,不光是江陵府子弟,还有洞庭湖周围各州县的百姓感谢陈庆不扰民,纷纷送子弟前来从军。
短短三天时间,陈庆的新招募的军队就达到了五千三百人。
今天是招募新兵的最后一天,在江陵县长江码头的新兵招募点上,来了一个让陈庆怎么也想不到的应募者。
===第三百零八章
新将===
下午时分,负责在长江边招募新兵的呼延云传来消息,来了一名武艺高强的将领应募从军,陈庆当即带着数十名亲兵赶往长江边。
来到长江边,呼延云上前抱拳道:“来了一名白衣年轻人应募从军,却又不肯下船,说有胜过他者,他才肯应募,否则他就乘船去别处。”
“有人上去和较量了吗?”
“鹿贵上去和较量一番,两人力量相仿,但鹿贵武艺不行,败下阵来,后来小刘将军也忍不住上去了,也不幸败下阵来。”
陈庆有些惊讶了,鹿贵武艺是一般,但他力量强大,在军中诸将中仅次于牛皋,一支四十斤的长柄铜锤打遍三军。
而小刘将军就是刘琼,得到叔父刘子羽真传,箭术高超,枪法精湛,仅次于杨再兴,这两人居然败下来了,真不知这个白衣年轻人究竟是谁了。
陈庆心中兴趣高昂,快步来到码头上,只见一艘三千石的大船船头站着一名身穿白色武士服的男子,男子年约二十五六岁,身高足有一米九,肩宽背阔,长得极为雄壮,手提一支镔铁打造的虎头湛金枪,看起来至少有四五十斤,此人长一张长脸,脸庞削瘦,皮肤黝黑,一双虎目凌厉无比。
陈庆手下第一猛将杨再兴带领新兵去龙山拉练了,要明天才能回来,另一员猛将牛皋在襄阳封锁汉江,另外两员猛将刘璀、刘琼兄弟虽然武艺高强,骑**湛,但武艺稍强的刘琼都败阵了,那刘璀也不会是来人对手。
陈庆忽然发现,除了自己之外,好像也没有人能去压一压此人的气焰了,自己手下的能将还是少了一点。
陈庆一伸手,“拿我的兵器来!”
刘琼满脸羞愧,着实有些不甘心道:“让卑职再去试试吧!刚才卑职有点轻敌了。”
陈庆摇摇头,“败了就败了,这没关系,再上去别人就会说咱们输不起了!”
一名亲兵扛着陈庆的方天画戟上前,陈庆接过,翻身下马,一步步向船上走去。
年轻男子望着陈庆的方天画戟,肃然抱拳道:“将军可是陈都统?”
陈庆点点头,“听说你武艺高强,陈某特来领教!”
“好!那我就献丑了!”
男子身子一拧,手中长枪如蛇一般直刺陈庆面门,干净利落,速度快疾无比。
陈庆很识货,这一枪功力十足,和杨再兴在伯仲之间。
“来得好!”
陈庆挥戟一磕,‘当!’精准无比地荡开了枪尖,他后退两步,方天画戟一摆,如暴风骤雨般刺向年轻男子。
男子就像一片叶子一样在空中飞舞,不管陈庆的长戟怎么猛烈,他始终在戟尖的前前后后翻滚,可是要他反击,他也做不到。
陈庆方天画戟根本没有半点停息的意思,一口气攻出上百招,压得男子喘不过气来,主要是强大的力量令他难以招架,男子手臂酸软,动作有些慢了,渐渐开始支持不住。
下面的将领和士兵们都看得如醉如痴,他们还是第一次看见都统这么强大的武艺,能够连续不断进攻上百招,招招凌厉无比,天下恐怕没有几个人办到。
忽然,陈庆大喊一声,手中一连串的劈杀,他一收长戟,霎时间杀气消散殆尽,气定神闲的站在一丈外,笑吟吟地望着年轻男子,他刚才手下留情了,他相信男子心中也有数。
年轻男子满脸通红,放下长枪,单膝跪下抱拳道:“久闻陈都统武艺超群,勇贯天下,卑职心服口服!”
“你也是宋将?”
“卑职是刘光世手下卑将高定,特来投奔都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4/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