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6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1/1717


..........
旅途很枯燥,大部分时间都是睡觉,其实甘泉堡距离成纪县也并不远,两百里左右,骑兵一天强行军就能赶到,只是她们昼伏夜行,躲避烈日,足足走三天才抵达成纪县。
车队进入大营,有一百多士兵举着牌子在替他们引路,众人把孟氏慢慢扶下车,孟氏抱起女儿笑道:“给夫人行一礼!”
粉雕玉琢般的小小娘子像模像样地在母亲怀中行个万福礼,引来众人大笑,孟氏抱着她跟随婆婆走了。
陈庆在一旁看了,也着实喜欢,笑问道:“这是谁家的孩子?”
吕绣笑道:“是李慕清的女儿,刚才是她妻子孟氏,五个多月身孕,比我肚子大。”
“原来是李慕清的女儿,倒是挺可爱的,大家跟我来!”
陈庆一挥手,带着妻子和李清照等人向东南角走去,他们是甲一区,陈庆来到两顶占地各有半亩的大帐前笑道:“就这两座大帐了,大小都一样,阿姑是旁边那座,我们是这座。”
吕绣走进大帐,顿时惊呼一声,竟然是帐中帐,也就是套帐,外面是一座很大的皮帐,里面还有一座稍小的内帐,周围一圈还有五个小帐,每座小帐有七八个平方,正好睡觉,而中间内帐约三十几个平方,就像起居大堂一般,地上铺着密集厚实的羊毛地毯。
“夫君,这也是帐篷?”
陈庆笑道:“你太小瞧草原人的智慧了,这叫莲花帐,五个小帐就像五个莲花瓣,中间主帐是莲蓬,一般是贵族用的,普遍百姓用不了,这次指挥使以上将领家眷都有这种套帐。”
“好是好,就是采光太差,恐怕白天也要点灯。”吕绣望着黑漆漆的内帐道。
陈庆点点头,“是有这个问题,所有草原大帐中间都有一座火塘,一年四季都是点燃的,或者可以把帐帘拉起来,外面的光就射进来了。”
吕绣眉头一皱,“帘子还是放下来吧!外面热浪滚滚,里面虽然暗一点,还是挺阴凉的,也不气闷,习惯就好了。”
余莲点亮了一根蜡烛,内帐里顿时明亮起来,这时,亲兵把箱笼全部搬了进来,吕绣笑道:“夫君去忙吧!我们三个慢慢收拾东西。”
陈庆确实有一大堆事情要处理,他又嘱咐几句,便离去了。
陈庆刚走,赵巧云便溜了进来,小声道:“我们忘记带油灯了,帐里好黑,有没有蜡烛?”
吕绣没好气道:“我夫君就那么可怕,非要等他走了才进来,我也忘记带油灯了,但我有蜡烛。”
吕绣回头喊道:“阿樱,拿几根蜡烛给我师父送去!”
余樱拿了五六根蜡烛到隔壁大帐去了,吕绣拉赵巧云坐下,抿嘴笑问道:“现在若要你回临安,你愿意去吗?”
赵巧云一惊,“是将军说什么了吗?”
“他啥都没说,我就和你聊聊,你人倒是长胖了,就不知心态有没有变了。”
赵巧云摇摇头,“这几个月是我这辈子最轻松最开心的日子,在皇宫里也没有这么开心,和我母亲出身比较卑微有关系,她原本只是宫女,怀了我才封为才人,我在皇宫备受歧视,甚至被掳走也不被金人重视,反而让我逃过一劫。”
“你母亲还在金国?”
“没有,她宣和六年就病逝了,她和一个皇妃有矛盾,这个皇妃心肠歹毒,处处针对她,安排她下雨天去骑驴打马球,结果母亲病倒了,她也不准御医给母亲看病,我父皇更是不闻不问,我母亲临死前拉着我的手流泪说,如果有机会出皇宫,就再也不要回来了。”
说到这,赵巧云声音有点哽咽起来,“我一个孤女,在皇宫里叫天天不理,叫地地不应,眼睁睁看着母亲咽气,那种绝望,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吕绣心中着实同情这个饱受磨难的女子,她拉着赵巧云的手问道:“那个歹毒的皇妃应该也不会有好下场。”
赵巧云抹去眼泪,冷笑一声,“她就是现在的韦太后!”
===第四百一十八章
陶妹===
杨元清的效率确实很高,吕绣住进临时大帐的第三天,两个武艺高强的姐妹便被他领到陈庆面前,见到她们,陈庆着实吓了一跳。
一个身高至少一米八,另一个约一米七五,两人皆膀大腰圆,身材强壮无比,大手大脚,手如蒲扇一般,鞋都至少要五十码,虽然长得不丑,但也谈不上漂亮,勉强可以算清秀,毕竟年轻,才二十岁出头。
陈庆理解了,为什么嫁不出去,谁敢娶啊!
杨元清小声对陈庆道:“就是她们,一个叫做陶七娘,一个陶八娘,她们父亲生了八个女儿,就是清水县的八仙女,长得都一个样,一个都没嫁出去,把她们爹爹愁死了。”
“她们擅长什么?”
“一个擅长剑术,一个擅长飞刀。”
陈庆点点头,“表现给我看看!”
陶七娘抽出一米长的大剑,舞了一套剑法,上下翻飞,寒光闪闪,陈庆连连点头,他是行家,一看便知道,这个陶七娘不是花架子,有真本事,光她手上大剑就至少有二十斤,臂力惊人。
陈庆又向陶八娘望去,陶八娘双手一翻,出现两把飞刀,同时射出,同时钉在三十步外的一根细细的白蜡杆上。
这个厉害,连周围的士兵都鼓掌喝彩起来。
“不错!不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1/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