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6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9/1717


两名产婆不愧是专业人士,怎么散步,喝多少水,吃什么菜,每个细节考虑得很周全,要不然每天五百文是那么好挣的吗?
吕绣沿着府宅围墙内圈散步,早上和下午各一次,每次走一千步,她自己感觉也不错,孩子在肚子里很调皮活泼,用产婆的话说,就是孩子精力充沛,一定很健康。
吕绣进了东院,东院是李清照和赵巧云住的地方,由两座很精雅的小院组成,赵巧云也有了两名使女,都是十五六岁,她开始不想要,但吕绣把丈夫搬出来,赵巧云只得接受了。
有了两个使女,将赵巧云从繁杂的琐事中解脱出来,她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和绘画之中,她有父亲留给她的优良基因,文学和绘画造诣已经超过读书向来不专心的师姐吕绣,成了李清照最得意的关门弟子。
“巧云,师父呢?”吕绣没见到李清照。
赵巧云迎出来笑道:“师父去茶馆了。”
“咦!不是说不用去吗?”
“师父说要体会一下市井气氛,她才有灵感。”
“她一个人去的?”
“当然是小曼和春娘陪着她。”
“那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赵巧云摇摇头,“估计要到吃晚饭才回来,她说还要会几个诗友。”
“那你一个人在这里做什么?陪我聊天去。”
赵巧云迟疑一下道:“那我顺便再去找几本书。”
“随便了,快走吧!”
吕绣陪嫁了几千册书,她一本都懒得看,倒是便宜了赵巧云。
赵巧云上前扶着吕绣,一行人穿过小门向后宅走去。
===第四百四十三章
回归===
易安茶馆如期开业,顿时轰动了成纪县,很快,消息如长了翅膀一样,整个西北都知道了,闻名天下的女词人李清照居然在秦州。
首先是秦州的文人们纷纷光临茶馆,还有不少文人墨客专门从京兆跑来,就是想一睹这位让天下人倾倒的女词人。
刚开始,李清照还是很开心,频频在茶馆接待来拜访她的文人墨客们,但时间长了,她也有点招架不住。
她索性在茶馆前题了一首词,《永乐遇.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她用这首词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她已经老了,想安静地生活,希望各地诗友们不要再来打扰她。
这首词再次传遍了西北各地,或许是大家理解了她的心情,确实来拜访她的人少了很多。
但李清照也有了几个固定诗友,主要是秦州州学几名教授,张轩,朱遂、郑楚以及汪临海。
这四人都是从河北、河东、陕西逃到西北的原大宋官员,躲在各州县内惨淡度日,看到秦州贴出的招募榜文后,他们都意识到,这是陈庆在招募人才,他们纷纷从各地赶到成纪县应募。
当然远远不止他们四人,这次招募,一共招募到三十五名不愿为金国效力的大宋各州县官员,几乎都是进士出身,年富力强,他们还有理想,不甘于平庸,不愿默默无闻地生活。
秦州州学肯定用不了三十五名教授,只是陈庆变相地将秦州州学用为招贤馆,给了这些官员一个安身养命之所,等以后再慢慢启用他们。
茶馆很大,一楼是大堂,二楼和后院都是雅室,二楼的一间雅室内,李清照和几名诗友正在闲聊时局。
“听说宋军北伐惨败,赵相公被罢相了,朝廷的求和派占据了上风,以后川陕的日子又要艰难了。”
说话的是张轩,京兆人,宣和六年进士,曾任坊州中部县丞,完颜娄氏入侵陕西,他带着妻儿父母逃到了德顺州治平县乡下,租了几十亩地种地为生。
他只是一介书生,实在熬不住艰辛的农耕生活,小儿子夭折后,他便准备离开德顺州去巴蜀,正好看到了秦州招募州学教授,曾入仕者优先,简直就是为他量身打造,他便毫不犹豫来了成纪县。
他分到一座占地一亩的院子,每月补贴六贯钱和一石米,在物价便宜的西北,这是高收入了,足以让他们一家人衣食无忧。
旁边朱遂捋须笑道:“弦雅兄也不必太焦虑,中原之战结束,恐怕伪齐不会太关注陕西这一块呢!”
这位朱遂就是前狄道知县,陈庆在狄道县找不到他,却不料他跑到成纪县应聘州学教授了。
李清照喝了一口茶,微微笑问道:“朱贤弟这话怎么说?”
朱遂呵呵一笑道:“之前就是因为伪齐把太多资源放在陕西路,导致这次中原之战被打得这么惨,痛定思痛,刘豫一定会把精力和钱粮放在中原,彼涨就此消,陕西路不会被伪齐太放在心上,毕竟这是金人的地盘,你看他们对熙河路,根本就没有当回事。”
众人听朱遂说得有点道理,都纷纷把注意力转到他身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9/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