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7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6/1717


“渡不了黄河,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他们退到黄河边正好遇到凌汛,河面全是浮冰,皮筏子经受不起,必须等到二月下旬才能渡黄河!”
陈庆点点头,他知道该怎么做了。
===第四百六十七章
西撤===
曹保宗被带下去软禁起来,他就是一个情报宝藏,从他身上还能得到更多西夏的情报,只是陈庆暂时没有时间详细盘问,他要应对西夏军队主力随之而来的西撤。
牛皋跟在陈庆身边低声道:“卑职觉得应该先派一支军队赶去狄道县,还要通知沿途百姓躲藏起来,不能让西夏军在临洮府得到补给,这样他们才会去阿干县。”
陈庆停住脚步,想了想道:“去把李慕清给我找来!”
李慕清是之前临洮府的兵马指挥使,不多时,大将李慕清快步赶来,躬身行礼,“参见都统!”
“李将军,西夏军很可能会从临洮府撤军,我想让你率本部三千人赶回临洮府,抢先占领狄道县。”
李慕清的三千手下都是骑兵,他们确实能及时赶回临洮府。
李慕清连忙抱拳道:“卑职可以立刻出发!”
陈庆点点头又道:“还要通知沿途的百姓躲藏起来,防止西夏大军得到补给!”
李慕清犹豫一下道:“汉民肯定会全部躲藏起来,卑职担心洮水西岸的吐蕃人、羌人以及党项人,吐蕃百姓和羌人应该也会暂时离开,就怕党项人会支持西夏军。”
“他们实在要支持也没有办法,但我们要把事情做到位,通知到所有人。”
“卑职明白了,不知卑职什么时候出发。”
陈庆看了看夜色,四更已经过了,他便道:“立刻回去收拾,天亮之前出发!”
“遵令!”
李慕清匆匆走了。
陈庆随即又命人把赵小乙找来,责令他率领斥候清除陇西县西面的敌军探子,这是为李慕清西去做好掩护。
天不亮,赵小乙传来消息,他们已经歼灭陇西县西面和南面的两支敌军探哨队。
李慕清随即率领三千骑兵从南城门出发,过了渭河,沿着渭河南岸向西进发。
.........
就在李慕清率先离开陇西县前往临洮的同一时刻,西夏军的探子也从北面回来了。
此时西夏军大营已由统军夏连掌控,夏连年约五十岁,身材魁梧高大,满头白发,目光中总是充满了狡黠之色,他是银州城统军,他一直是西夏军名将,和宋朝西军作战多年,实战经验相当丰富。
但他的性格和耿直火烈的尚东延不同,他性格比较阴柔,尽管曹保宗很多做法让人诟病,只是他不想得罪这位背景深厚的世家公子,所以一直隐忍不发。
直到这次曹保宗的愚蠢指挥导致军队重大伤亡,夏连才终于忍无可忍,但偏偏他下手晚了一步,让曹保宗跑掉了,其实这也和他阴柔的性格有关系,不够果断霹雳。
西夏军十分讲究资历,拓跋承庆虽然是副将,但他年纪比夏连小十岁,在军中资历远不如夏连,威望也差得远,军队控制权自然轮不到他。
听完探子的汇报,夏连眉头皱成一团,新夏城的两千军队全部跟随曹保宗走了?按理说不应该啊!怎么也会留下一两百人继续守城,曹保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修建的军城,他不相信曹保宗就这么轻易抛弃。
旁边拓跋承庆道:“或许他只是想报复我们,把粮食全部送给宋军,我觉得应该是他把军队带走了,如果是宋军所为,粮食不会一袋不少,还整整齐齐码放在仓库内。”
统军李煌也道:“拓跋将军说得对,曹保宗就是故意想报复我们,才把军队全部带走,丢下一座空城,通西城估计也是这样。”
夏连负手走了几步道:“我只是觉得很奇怪,陈庆既然用计骗过我们,他早就到了陇西县,那他就不可能不对北面的几座军城下手,军城矮小破旧,驻军又少,物资丰富,如果是我,我早就动手了。”
另一名统军马耀武也道:“夏将军的疑惑是对的,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宋军消灭了新夏城的守军。”
“那为什么粮食不拿走?”拓跋承庆反问道。
马耀武冷笑一声,“那有可能是一个陷阱,里面并不是粮食,而且两千人如果跟随曹保宗北撤,也会带走一部分粮食,不可能整整齐齐码放好。”
“好了,别争了!”
夏连下定了决心,对众人道:“直接北上风险太大,还是走临洮,命令全军开始收拾辎重,今晚四更时分出发!”
..........
三更时分,陈庆得到消息,西夏军准备撤离了。
陈庆立刻赶到了北城头,目光投向三里外的敌军大营,虽然相距三里,但城头上也能感觉到西夏军大营的异常,最明显就是大营上方的军旗已经消失了,哨塔上和营门前的灯笼也随之熄灭。
陈庆随即下令道:“传令大军集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6/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