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7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1/1717


西宁城又叫青唐城,曾是青唐王朝的都城,青唐王朝解散后,大宋朝廷抓住机会,又重新恢复了熙河路,并大量向熙河路迁徙汉民。
湟州城和西宁城都是主要的汉民迁徙地,大量汉民在河湟谷地种植小麦,保证了熙河军的军粮。
原本驻扎在西宁州的任得敬军队已经被宋军击败,当陈庆大军抵达西宁城,通判冯全率领文官们出来请降。
冯全实际上是伪齐国任命的官员,年约三十五六岁,他是王厚的孙女婿,最早是西军负责屯田的参军从事,后来又出任西宁县知县,伪齐国接管西宁州后,把他请出来出任西宁州通判。
陈庆的心腹手下大部分都是伪齐国的官员,冯全是本地人,又是王厚的孙女婿,名声不错,陈庆便不打算换人。
众人听说节度使不追究他们投降罪责,继续让他们出任本职,众人悬在空中的心纷纷落地,欢欣鼓舞,簇拥着陈庆进城巡视。
冯全听陈庆问及知州,连忙解释道:“节度使有所不知,西宁州、湟州、廓州三州的知州都是由任得敬兼任,他们本人又出任三州军政总管,所以三州就只有通判。”
陈庆点点头笑道:“我在湟州城只呆了一天就出发了,所以这些情况都不了解,城内有多少百姓,多少汉民?”
“回禀节度使,西宁州大约有八万百姓,一万五千户,基本上都集中在西宁县,其中汉民占了七成,另外三成为羌人和吐蕃人。”
陈庆见城池虽大,但比较冷清,又笑问道:“这边商业好像没有湟州城那样繁荣。”
冯全苦笑一声道:“这边的商业主要是和吐蕃人交易,而湟州城则是丝绸之路的终点,大量西域商人都集中在湟州,西宁城肯定比不上湟州城,不过再过几天,这里也会热闹起来。”
“为什么?”
“西海那边的冰雪开始消融,大量吐蕃商人就会牵着骆驼来这里交易了,购买日用品和粮食,出售羊皮、羊酒、奶制品以及药材。”
这时候,陈庆已经看见大街上有吐蕃人的骆驼队出现了,他好奇地问道:“吐蕃人不是用牦牛来载物吗?怎么会是骆驼?”
冯全呵呵一笑,“高原吐蕃人才用牦牛,青唐吐蕃人最初用马匹,但最近几年开始用骆驼,因为骆驼载货量大。”
陈庆点点头又问道:“西宁州除了粮食外,还盛产什么?”
“回禀节度使,原本还盛产盐!”
冯全叹息一声,“西宁州原本是熙河路最大的盐产地,但现在遇到大麻烦了。”
【前面有个小小的笔误,把西宁州写成西安州了。】
===第四百八十四章
盐争(上)===
盐在历朝历代都被各个统治者所重视,盐税甚至是唐朝最重要的财政来源。
盐在今天可能只是一种调味品,体会不到它的重要性,但在过去,盐却是最好的防腐剂,一菜一季,吃不了几天就腐烂了,所以腌菜、腌肉便是寻常百姓家中最重要的食物,家家户户耗盐巨大。
盐又不像粮食和布匹,可以自己种地,自己织布,盐必须向外购买,所以每家每户最大的支出基本上就是盐,在盐上加税,就成了统治者最好的剥削手段。
所以我们都感觉历史上田税、户税好像并不多,却总是说税赋沉重,其实很大一个原因就是间接税太沉重。
盐对于陈庆也同样重要,他们的产盐地是在鸡川县盐池,但产量不大,刚刚够目前军民使用,但随着人口增加,对盐的需求也会大大增加,他也在考虑新的产盐地,所以冯全提到盐,陈庆一下子有了精神。
“遇到什么麻烦?”
“西军在西海南部有三个大盐湖,这三座盐湖虽然不在西宁州范围内,但它们却属于西宁州管辖,算是西宁州的飞地,自从任得敬掌权后,吐蕃西海部便开始骚扰三座盐湖,开始是要收盐税,后来再收过路税,从去年夏天开始就不准开采了,说那是他们的土地,所有盐工只好撤回来。”
“那现在呢?”
“现在刚刚开春,卑职准备派人去交涉了,还没有出发,但我估计十有八九成不了,要么就是漫天要价,让人无法接受!”
“三座盐湖确定属于我们,
任得敬没有把它们出卖?”
冯全叹口气,
“三座盐湖五十年前就是我们买下来的,
包括盐湖周围十里内,还包括一条盐道,都是我们的财产,
任得敬再讨好西海部,他也不敢拿盐湖讨好,
他的军队可是要吃盐的,
只是他不敢对西海部强硬而已,
一味地委曲求全,拼命用钱来讨好革洛巴,
导致革洛巴父子气焰十分嚣张。”
果然又是西海部,陈庆淡淡道:“这件事我来解决!”
..........
陈庆带着几名士兵来到一顶大帐内,这顶大帐是任得敬后妻和小女儿住处,
任得敬后妻正是西海部酋长革洛巴的女儿,
陈庆原本想和西海部相处融洽,
但现在他改变主意了。
陈庆一向信奉拳头才是真理,
只有拳头硬才会有尊严,对异族尤其如此,
陈庆可不是任得敬,他号称人魔,既然革洛巴不会做人,
那陈庆就会用刀来教他做人。
任得敬后妻正在烧水,见陈庆进来,
吓得她连忙抱着女儿躲在角落里。
陈庆看了她一眼道:“你收拾东西吧!今天送你回去。”
陈庆虽然杀绝了任家的男丁,但对他妻女却不刻薄,
给她们每人都留了一笔钱,足以养老。
任得敬后妻得了五百两银子,
也算是厚待了。
“回去告诉你父亲,有机会我会去拜访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1/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