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7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6/1717


河湟谷地是由三条大河冲积而成,北面的通河,中间的湟水和南面的黄河,面积数万平方公里,土地肥沃,
灌溉便利,还有湟水优良运输条件,
历朝历代,
河湟谷地无论在军事上和农业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西海虽然周围地域广阔,
但它是咸水湖,不能灌溉农田,
也不适合人畜饮用,再向西都是高原山地,生活艰辛,
各族人都向往有淡水有水草的河湟地区。
可以说,谁控制了河湟地区,谁就控制了周围方圆千里的各民族,令他们臣服、顺从。
所以隋唐以来,中原王朝就和吐蕃激烈争夺河湟谷地,
大规模的战争一直延续了整个唐王朝。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
安装最新版。
所谓的不断会盟,
其实就是想用这种方式逼迫对方承认自己控制河湟的法律地位。
宋朝虽然羸弱,
但并不代表它没有战略眼光,
伍约之战后,吐蕃分裂,青唐王朝的弱小以及亲宋使宋王朝看到了机会,王安石变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就是向西拓边,
控制河湟谷地,从西线对西夏形成巨大的战略压力。
陈庆无疑是幸运的,他击败西夏后,面对的河湟西羌和吐蕃势力,
却是千年来最弱小的时刻,
他便采用了杀一儆百的方式,
利用盐湖争执屠戮了西海部落,
震慑了其他河湟地区各部落。
他现在的当务之急,
就是抓住这个机会,
加快加大河湟谷地的开发,
尽快牢牢控制河湟地区。
这天上午,陈庆带领一队骑兵来到安陇城,这里是通水和湟水的交汇之处,分布着一望无际最肥沃的土地。
安陇城是一座小军城位于湟州东部,距离兰州不远,这里之前一直是西夏控制之地,数万汉奴被西夏人集中在这里屯田种粮。
之前陈庆进攻湟州经过这里,这里还是荒无人烟的大片麦田,但现在不一样了,随处可见白色的帐篷,往往是几十顶或者上百顶帐篷聚集一起,这其实就是村落的雏形了。
近十一万百姓离开兰州城,拖家带口来到这里,陈庆的承诺给了他们巨大的诱惑,每户百亩土地,免税十年,他们还得到了临时居住的帐篷,当然可以告别破烂的贫民区,来到这片富饶的土地上重建家园。
春小麦的种子已经播撒了,百姓们开始结成互助组修建房屋,基本上都是几个或者十几个大家族聚集成一个新村落,村落都坐落在一条条小河边。
陈庆在官道上看见了两里外有一片帐篷,大约有八九十顶,还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树林另一面,一座座草屋已初具雏形,还有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河里长满了水草。
陈庆对百余名亲兵笑道:“看看去!”
他们调转马头,下了一条田埂小路,沿着小路向大树方向走去。
一队骑兵的到来早惊动了村里的百姓,十几名老者迎了出来,为首老人忽然认出了陈庆,吓得他连忙跪下,“小民参见节度使大人!”
听说是节度使,其他老者纷纷跟着跪下。
陈庆笑道:“各位老丈请起,我就是来看看你们,了解一下情况!”
“节度使请去帐篷那边坐吧!”
“我先看看你们造的房屋!”
陈庆翻身下马,带着十几名士兵在大群老人的簇拥下来到了正在修建的茅屋前,数十名青壮男子纷纷从屋顶下来,站在一旁。
陈庆看了看墙,是用泥土和麦秸混在一起,再用木头为骨架,这座茅屋制式延续了几千年,看起来很简陋、省钱,实际上也比较保暖,只是不够美观,在江南一带比较容易漏雨,但雨水不多的西北地区,倒也无妨。
而且百姓们都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尤其汉族农民与自然共存的理念比较强烈,比如房屋距离小河都要有一点距离,这也是为了防止人畜粪便对小河的污染,再比如房屋院子的大门都开在南面,朝阳。
“每家都一样吗?”陈庆指了指院落问道。
为首老者道:“都一样,我们事先都商量好了,每家每户都占地一亩,基本上每户都是四间屋。”
“什么时候能全部修好?”
“再过一个月吧!整个村落就形成了。”
陈庆点点头,又问道:“村落叫什么名?”
“还没有名呢!恳请节度使给我们村子起一个名。”
众人纷纷道:“节度使给我们村子起一个名吧!”
陈庆笑了笑,指着小河道:“这条小河叫做小汤河,估计很多沿河村落都会叫小汤村,这样肯定不行,我看小河在你们南面转个弯向东去了,那就叫汤湾村吧!”
众人大喜,汤湾村这个名字好听。
几名老者又把陈庆请到大帐处休息,陈庆在空地上找一条长凳坐下,周围都围满了村民。
“各位有什么困难吗?如果能解决,我会尽量给大家解决。”
众人面面相觑,其实困难太多了,他们一时不知该怎么提,这时为首老者道:“要不我先说两句吧!”
陈庆见老人颇有威望,估计会是村长,他便笑问道:“请问老丈贵姓?”
“不敢当,小人免贵姓陈,陕西路宁州人。”
陈庆呵呵一笑,“咱们是本家啊!陈老丈请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6/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