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9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3/1717


刘光世精神一振,一把推开怀中的妓女,起身问道:“人在哪里?”
“在偏帐!”
刘光世快步来到偏帐,偏帐内是他的心腹手下李苗,李苗上前抱拳施礼道:“参见都统!”
刘光世坐下问道:“怎么样?钱粮还在吗?”
李苗是从长沙县赶来,刘光世之前得到一个传闻,荆湖南路的税钱约一百二十万贯存放在潭州长沙县,另外还有粮食约四十万石。
刘光世当然想把这些钱粮扣下来,首先就要确定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所以他才派李苗去长沙县打听。
李苗点点头,“消息属实,钱粮之所以没有运走,是因为缺乏船只,听说他们正从江夏那边调集船只。”
幕僚杨垂安在一旁道:“江夏并不远,调船过来很快,一旦钱粮上了船,我们就很难阻截了,主公不如先派军队去控制钱粮,等船只到了后,直接用船送到江陵来,现在主公要攻打巴蜀,理由充足,做得过份一点,官家也不会责难,现在正是好机会!”
刘光世当即立断,“去把吴昌找来!”
.........
当天晚上,亲兵统领吴昌率领五千骑兵连夜赶往长沙县。
....
===第五百八十三章
博弈(五)===
刘光世双管齐下,一方面他要积极夺取巴蜀,另一方面他也要为自己留后路,他想以防御陈庆东进为借口,坐镇荆湖南路,成为荆湖南路的土皇帝。
两天后,刘光世接到天子诏书,天子赵构在诏书中催促他尽快出兵,务必在新年之前夺取巴蜀。
刘光世随即命令心腹大将王德率两万大军镇守江陵,又命郦琼率两万精锐为先锋,向三峡道进发,他自己则率八万大军为后队,又安排三百多艘船只运送粮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夷陵县杀去。
至始至终,刘光世压根就没有理睬李回,两人不仅派系不同,而且有着根本性的利益冲突,李回没有军队为后盾,怎么可能节制得住刘光世?
就在刘光世的大军刚刚出发,一只信鸽扑棱棱从江陵县城内飞起,向三峡道方向飞去。
夷陵县属于峡州,而峡州是进入三峡道的门口,已经被陈庆的军队占领,目前夷陵县的守将是正将指挥使王宾,王宾是当年蒋彦先的部将,
跟随蒋彦先投降陈庆,
蒋彦先改任文官后,王宾成为杨再兴的部将。
当年王宾曾守住过夷陵县,
对夷陵县很熟悉,有经验,这一次杨再兴再次让他守夷陵县。
王宾确实很熟悉夷陵县,他率两千军队入驻夷陵县后,
立刻在夷陵山上搭建了一座烽燧,
夷陵山居高临下,可以看到三十里外官道上的情形。
这天下午,夷陵县守军忽然看见山上燃起三注黑烟,士兵们立刻敲响了警钟,
‘当!当!当!城门随之关闭,
吊桥拉起。
片刻,王宾率领一千多军队奔上城墙,他也看见了三注烽烟,
又注视远处官道良久,他已经看到一条长长的黑线,他回头下令道:“点燃烽燧!”
夷陵县的烽燧点燃了,很快,下牢关的烽燧也点燃了,一站站烽燧传下去........
夷陵县城内房舍都很低矮,而且密集,在距离东城门不远的一座大宅内,
八十名精锐斥候已经潜伏多时,
这是攻城最常用的手段,先派人潜伏进去,
前后里应外合。。
不光陈庆军队常常采用这一招,
其他宋军也同样采用,早两个月前大军撤退经过夷陵县之时,
郦琼便留了八十名斥候利用各种身份潜伏在城内。
到目前为止,
他们都比较顺利,
兵器和盔甲都有,
守军也没有怀疑他们身份,而是让他们参与搬运物资。
这支斥候的首领叫做王潜,
是郦琼手下的斥候都头,他在城内呆了两个月了,
亲眼目睹西军在逐步撤离城内百姓,已经全部撤完,现在城内只剩下少量青壮男子。
王潜也听到了城头的警钟,他知道自己军队已经被西军发现,这样的话,自己怎么配合军队夺城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就在王潜发愁之时,机会来了,一名西军将领找到他,要求他们参与夜间守城,
不光是王潜的八十名手下,还有其他三百名青壮劳力。
他们穿上了简易皮甲,
拿上长矛,被编入后半夜的守城队伍之中。
原因也简单,守军只有两千人,
兵力太少,要保证士兵白天充足的体力,那就只能让民夫参与夜间守城,
而攻城军队迟迟不出现,也让西军有了些懈怠。
时间渐渐到了四更时分,西军士兵们熬不住困倦,纷纷下城找地方睡觉去了,一名都头再三交代王潜,如果发现城外有动静,就立刻敲响警钟。
“吴都头放心,我们打仗不行,但警戒肯定没有问题!”
都头也溜走了,整个东城墙上就只剩下少数士兵和三百八十名民夫,王潜把其他民夫赶走,
他抢夺了守城门的机会,
很快,他的手下便完全控制了城楼和
机会终于来了。
西城头上,王宾冷冷注视着数里外的东城门,
一名都头跑来禀报道:“启禀将军,那批人抢占了城楼,吊桥和城门都被他们控制了。”
王宾哼了一声,令道:“命令弟兄们都准备好,随时撤离!”
“遵令!”都头匆匆跑了。
王宾心中着实有些无奈,为了诱兵入城,他们各种手段都想到了,甚至还让对方的探子来守城门,简直荒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3/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