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9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2/1717


如果对方攻不下肤施县,他们只能绕过肤施县南下到清泉县建立后勤重地,但肤施县的宋军就在背后虎视眈眈,完颜银可术就不得不留下数万人进行防御,这会严重削弱他南下的进攻力量,除非女真主力大军进入了关中,他才能彻底放弃清泉县的后勤重地。
所以牛将军死守肤施县,实际上是给我们创造了在洛水道击败敌军机会。”
高定举手道:“卑职有一个想法。”
陈庆把木杆递给他,“你说吧!”
高定用木杆指着黄河西岸道:“沿着黄河西岸,也有一条南下的道路,到了孟门山这里,好像还有一条道可以折道向西进入腹地。”
陈庆对行军司马陶春来笑道:“估计很多将领都有这个想法,你来给大家解释吗?”
陶春来接过木杆指着沙盘上的黄河西岸笑问道:“高将军说得是这条南下之路吗?”
高定点点头,“正是!”
“这条路很窄,有些路段完全就是羊肠小径,主要走商队,几百头骡子驮货没大车那种,可以走,如果是辎重大车,就不行了。”
陶春来又指着进腹地的小道,继续道:“这里是乌仁关,位于孟门山和壶口山之间,是有一条道可以进入丹州腹地,也可以抵达洛交县,但同样有数十里的羊肠道,辎重走不了,如果辎重走不了,只走骑兵,那对于金兵没有意义了。”
陈庆笑道:“各位明白了吧!为什么金兵必经肤施县,然后走洛水道,他们携带大量辎重,没有第二个选择。”
停一下,陈庆又对众人肃然道:“当然,女真骑兵如果能直接杀入关中,他们就不需要建什么后勤基地,肤施县攻不攻也无所谓了,主力大军直接南下关中,但这就是我们北上迎战的意义,我们绝不能让女真骑兵进入关中。”
===第六百零四章
不利===
夜色中,两万骑兵风驰电掣般冲向护城河,每个骑兵驮负着两袋泥土,意图很明显了,要用泥土填平护城河,城头上箭如雨发,不断有战马被射倒,
而骑兵都藏身在战马的侧面,就算用盾牌也挡不住寒鸦铁箭的穿透力。
骑兵奔至河边,立刻向侧面疾奔,扔下了两袋泥土,黑暗中不断有士兵惨叫,有战马嘶鸣,不知有多少被箭矢射中。
两万骑兵扔下四万袋泥土,
但距离填平护城河还差得远,完颜银可术却叫停了第二轮填河行动,
伤亡太大了,一轮奔跑竟然损失了一千四百余人,几轮下来,岂不是要数千人阵亡?这个代价太大,他们承受不起。
完颜银可术凝视远处城墙片刻,喝令道:“等天亮后,把民夫押上去填河!”
说完,他便掉转马头回营帐休息去了。
这次金兵强征二十万民夫替他们搬运后勤物资,过了黄河后,辎重用大型皮筏子在清水河运载而行,不需要那么多民夫了,大部分民夫都被遣返回家,还留下五万比较健壮的民夫作为备用,
万一肤施县攻不下来,他们就重新用大车运载辎重上路,这些民夫又要用上了。
正在挖土装袋的就是这五万民夫,
当然,
现在暂时还不用让他们去填河,还需要他们继续挖土装袋,一直到天亮,五万民夫装了五十万只泥土袋,堆积如山。
民夫们原以为自己可以回去休息了,但谁也没有料到,金兵开始威逼他们前去填河,民夫开始吵嚷起来,完颜活女大怒,当场下令杀死了数百名民夫,把他们的人头和无头尸体吊起来,厉声道:“谁不去,就是这个下场!”
在金兵刀斧手的威逼之下,每个民夫被迫扛着一只泥土袋向护城河奔去。
“不要放箭,我们是汉人!手下留情,不要放箭啊!”
民夫们哭声震天,跌跌撞撞奔跑,五万民夫黑压压的一望无际,女真骑兵在后面用皮鞭和狼牙棒驱赶,还有三千刀斧手骑兵压阵。
城头上,所有人都向牛皋望来,牛皋半晌叹口气道:“谁也不准放箭!让他们填河。”
副将王青方急道:“统制,如果他们继续用泥袋堆积城墙怎么办?”
牛皋平静道:“就算他们堆积泥袋,但在烈火面前,谁都会怕死!”
.........
宋军没有发射箭矢,一袋袋泥土抛入护城河中,仅用了三轮,东面的护城河便被彻底填平。
完颜银可术在后方看得清楚,立刻令道:“让民夫继续背负泥袋堆积城墙!”
五万民夫开始第四轮奔跑,将一堆堆泥沙袋堆上城墙,牛皋喝令道:“放火!”
一桶桶火油倾倒下去,瞬间燃烧起来,。
士兵又将十几捆麦秸扔进火堆,使火焰滔天,火势更加骇人。
完颜银可术望着熊熊燃烧的火堆,眼睛眯了起来,每次都这样倾泻火油燃烧,他倒想看看,对方到底有多少火油?
待火势稍小,后面的女真骑兵又开始逼迫民夫上前堆放沙袋,沙袋渐渐向后延伸,渐渐形成一条宽两丈,长约一百余步的沙袋缓坡,不过距离城墙还有一丈七尺高,还需要在城墙处继续填高。。
但宋军已经不给民夫机会了,他们将密集的长矛插满在沙袋上,民夫就算扛着沙袋也过不去。
“牛将军,快看!”一名士兵指着沙袋斜坡大喊道。
牛皋快步走上前,越过垛口细看,只见斜坡边缘泥沙正哗哗下流,原来都是从清水河边挖来的沙子装袋,而不是黄泥,装泥沙的麻袋被烧毁大半,兜不住河沙,河沙便从边缘向下流淌,边缘已经开始坍塌了。
这是好事情啊!迟早都会全部坍塌。
“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2/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