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9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9/1717


这时,一艘小船从对面驶来,吴昌带着随从上了大船,躬身抱拳道:“卑职任意抽了五十桶,确定都是猛火油,货物应该无误!”
刘光世点点头,回头高声喝令道:“可以交易了,第一艘船过去!”
一艘满载铜钱和粮食的三千石货船在对方纤夫的拉拽下,缓缓向长江对岸驶去。
与此同时,对岸一艘满载火油的货船也缓缓向这边驶来。
===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者===
蒲津关又叫大庆关,是河东路通往关中的重要通道,无论两地的商人还是军队,蒲津关都是必经之路。
这天上午,一艘渡船缓缓停靠在蒲津关,一名金国汉人官员走上前,向码头上的宋军士兵抱拳道:“金国特使从上京过来,
之前联系过,请给予放行!”
“等稍候,等我禀报后你们再上岸!”
士兵奔了回去,不多时,两关镇抚使刘瓒快步走来,他对金国官员道:“我确实得到宣抚使的指令,宣抚使要求使团人数不超过三百人,
我们会清点人数,
三百人以上将禁止上岸,请你们自己安排好!”
官员行一礼,回去禀报了。
一个时辰后,几艘大渡船前后驶来,上面站满了牵马的金兵,在最前面的一艘大船上,数十名金兵簇拥着一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此人并不像其他女真大将那样相貌粗犷,是一张瘦长脸,下颌微尖,长得一双三角细眼,不过他身材还是很强壮,虽然穿着紫色文官袍服,但依旧是一个武将的形象。
此人便是金国副宰相完颜希尹,目前是金国的第四号实权人物,
受金国朝廷的委托,
前来京兆城和陈庆谈判。
现在女真人青壮是如此宝贵,
事关国运,
他们怎么可能不赎回来?还有完颜喝离撒和完颜齐,两人都是女真皇族,而且十分重要,也必须赎回去。
完颜希尹没有和陈庆打过交道,但通过完颜昌的描述,他大概了解了一些陈庆的特点,肯定能达成赎回战俘的谈判,关键是战俘的条件,陈庆可不是那么容易打发的。
“在下金国副宰相完颜希尹,封金国朝廷的委派,特来和陈宣抚使谈判,请将军不重要阻拦!”
刘瓒高声道:“既然是谈判使者,我不会阻拦,更不会为难,但我家宣抚使有令,使团总人数不得超过三百人,请使者遵守规则!”
“我们没有三百人,一共只有二百八十五人,
将军可以清点!”
“那请吧!”
刘瓒命令士兵让开通道,完颜希尹和手下上岸,
不到三百人牵马向山腰处走去,
完颜希尹发现他们只竟然在一条一丈宽的通道内行走,两边都是高墙,数百宋军士兵拿着弓弩站在高墙上,冷冷地监视着他们。
过了蒲津关,刘瓒命令副将关滔继续守关,他亲自率领一千骑兵护卫使团一行向京兆城而去,名义上是保护,实际上是监视,他们怎么能允许三百金兵在关中平原上不受监督的随便乱走。
...........
科举已经结束五天了,按照正常流程,明天就是发榜的日子,所有的士子都充满了期待。
一万八千都在关中各地游玩,没有人返家,毕竟科举考不上,还有太学呢!今天京兆太学太学招收四百名学生,加上科举录取的一百人,也就是前五百人都会被录取。
试卷已经全部批阅完成,刚刚更名为国字署的署令赵复生将一百一十人的名单交给了陈庆,原本是计划录取一百人,增加十人是担心一百人中会有德行不合格者,也会有人不愿接受京兆同进士的称呼而放弃。
没错,同进士出身是陈庆敲定的,宋朝科举分五甲,同进士出身就是最后一甲,太学优秀毕业生也被赐同进士出身,陈庆要求不高,把京兆科举录取者视为第五甲同进士出身,也向朝廷礼部备案,至于朝廷同不同意,其实也不重要了,至少在川陕得到承认。
谷秳
官房议事堂内,蒋彦先、张晓、周宽和赵妙连同陈庆一起讨论最后的录取名单。
第一名叫做韦济,是京兆大族韦宁远的长子,诗赋做得很出色,对策内容过硬,书法相当漂亮,陈庆亲自把他点为第一名,原因是他在对策中提出了汉中向东发展的建议,拓宽取直沿汉水官道,疏浚汉水航运,使五百石货船从南郑直通襄阳。
更重要是韦济的对策中言之有据,目前影响航运只要是沿途山体石块坠入江中,严重影响了汉水的航运,一个七个地段,共计三十余里,如果能把这三十余里的碎石块疏浚干净,那么航行五百石平底货船完全没有问题,到了丰水期,甚至能走千石货船。
陈庆也很清楚,如果能打通这条航运通道,汉中就盘活了。
第二名是简州的士子王拓之,他就是汉中南郑人,因为金兵入侵而举家逃去简州,他提出的方案是屯田论,汉中人口稀少,很多逃去巴蜀的汉人都迷恋巴蜀的富庶舒适,不愿回乡,为了防止汉中荒芜,他建议在汉中实行军队屯田,用汉中的土地奖励军功,逐渐把退伍军人全家安置在汉中。
王拓之这个建议解决了陈庆目前面临的一個大问题,就是奖励军功土地不足问题,关中土地已经不够了,如果用河湟土地奖励军功,很多士兵都不愿意,那么新的土地来源在哪里?
陈庆原本考虑陕北,但这个士子提出汉中人口稀少,土地大量富余,那么用汉中土地奖励军功,要比陕北更好。
第三名便是晁清,他原本被蒋彦先定为第一名,他的汉中经略写的很宏大,从川陕一体的角度来写汉中,把汉中视为连接川陕的纽带,在汉中建立中转仓库群,建立川陕南襄三地货物交易中心,他也提出了打通汉水东道的建议,把荆襄南阳的资源引入汉中。
陈庆之所以没有把晁清定为第一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他的诗题偏弱了,厚重度不够,太单薄,言之无物,让人体会不到深沉的情感,这和他年轻有关;第二个原因,他是妻子的表弟,必须避嫌。
另外,出乎陈庆意料的是余氏姐妹的表兄林建青居然考中第五十四名,虽然陈庆对此人很厌恶,但他不想因为自己的个人爱憎而而毁了别人的前途,所以他没有划掉林建青的名字。
“大家都看看还有其他的建议吗?”陈庆问众人。
周宽笑道:“没有面试这一关吗?相当于殿试。”
陈庆摇摇头笑道:“太敏感了,咱们不能做得太过份,咱们的名称还是叫做川陕宣抚司府试,优秀者推荐去临安参加明年的春闱,也可以留下来在川陕为官,这是由士子自己选择,咱们没有强迫,对不对?”
众人都笑了起来,好一个没有强迫,就看士子们愿不愿意丢了实缺官,去临安赶考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9/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