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9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1/1717


韩正福毫不犹豫道:“这条大鱼是我们发现的,我可不想让别人捞走了。”
........
因为涉及到宣抚使小妾的亲戚,王浩不敢怠慢,当天下午,他就向陈庆汇报了这件事。
陈庆面无表情地听完了王浩的汇报,摇摇头道:“这个林建青我知道他人品不好,所以一直就不准他进我府门,只是没想到他会这么卑劣无底线,居然还和金兵探子勾结在一起,真的该死了!”
王浩连忙道:“启禀都统,那个瘦高男子究竟是不是金兵探子目前还不能确定,其次就算他是金兵探子,恐怕林建青也是被此人利用了,他本身并不知情,至于人品是另一回事,卑职觉得问题倒不大。”
陈庆点点头,“替考之事回头再惩处也不迟,我现在想知道内卫打算怎么处置金国奸细问题?”
“卑职和几名指挥使商量了一下,大家都认为,首先要确定这个瘦高男子究竟是不是金国奸细?如果是金国奸细,那么就要顺藤摸瓜,把整个金国情报网都查出来,同时我们也要利用林建青。”
“利用?”
陈庆微微怔了一下,“你的意思是说,就和成纪县利用西夏情报网发假消息一样?”
“卑职就是这个意思,当初利用杨奇传递假情报,非常成功,导致西夏发生内乱,我们完全可以再利用林建青发送情报,在最关键时发送一个假情报,我们必然也能获得巨大的利益。”
陈庆点点头,“你们已经驾轻就熟了,这件事就交给你们处理,但进度要向我汇报,至于军部那边,我会给张晓打个招呼,具体怎么做,你们自己协商,还有林建青,伱们打算怎么安排他?”
“卑职考虑,暂时不能让他知晓,但最后关键时刻,要给他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保他一条命。”
陈庆没有反对,点点头,“你们去处理吧!”
====
【前一段都是围绕培养新人来写,描写一批新人跟随着陈庆一起成长,接下来就是围绕着西夏之战来写了,但西夏之战又和金兵有直接关系,金兵不可能站在一旁观望,西夏也不可能引颈待戮,所以老高决定还是从情报战开始写,三方情报战,由点到面,一步步推开,最后老高向大家求一求打赏和月票!】
===第六百四十五章
机密===
下午,陈庆回到府中,来到自己内书房,赵巧云上前替他脱去外袍,笑道:“今天是大暑了吧!感觉反而没有前几天热。”
“大暑不是那一天最热,而是那段时间最热,再过半个月就差不多到顶了,等处暑时,早晚就开始凉了,所以你尽量当心,不要用冰块。”
赵巧云的小腹已经微微隆起,看得出已经怀了身孕,她有点撒娇道:“官人,你也叫我娘子好不好?”
“你不怕夫人多心,我当然可以叫你娘子。”
“夫人那边没关系的,我问过她了,她说当然可以。”
陈庆知道妻子性格从小比较大大咧咧,只要不触碰她旳底线,这些称呼之类,她还真不会放在心上。
陈庆坐下笑道:“行啊!昨天拿回那几本牒文,娘子看了没有?”
赵巧云听到丈夫改口叫自己娘子,心中欢喜万分,在陈庆脸上重重亲了一下,“看完了,我去拿!”
“先给我上杯凉茶,渴得不行。”
“知道了!”
陈庆的内书房涉及机密,一般使女都不允许入内,只有家人才能进来,不多时,赵巧云拿着几本牒文进来,余樱跟在后面,端着一大杯冰镇酸梅汁。
陈庆一口气喝完酸梅汁,浑身暑气顿消,笑道:“现在可以点评一下了。”
一共四本牒文,两本是晁清,两本是韦济,陈庆准备重点培养他们二人,但首先要看他们有没有潜力,不是说他们没有能力,而是他们适不适合做这个职位。
赵巧云微微笑道:“四本牒文我都看过了,还真不错,进士及第的水平就不一样,坦率说,他们都比张轩强很多,只是经验还不足,对一些从前发生的事情不了解,不过情有可原。”
“具体说说!”
“比如晁清就不明白延州为什么要减税调粮,他的建议中就提出延州要争取粮食自足,韦济也是一样,比如临洮府提出增加向当川县拨粮数量,他就提出了异议,他显然不知道当川县有银矿,有数万矿工,他们需要多看牒文,尽快弥补自己的不足。”
“还有呢?”
“还有就是两人的风格不一样,晁清思路慎密,可谓滴水不漏,基本上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但他能把要点的抓出来,细节处的疑问也会提出来,但这不是给官人看的,而是要求政务司反馈。
韦济却恰恰相反,他的全局观很强,能提出一些让人赞叹的建议,比如他在评论潼关的报告时,就提出陕州和虢州从地理上以及历史上都属于陕西路,但现在依然控制在伪齐国手中,西军应该夺回来,将防御线向东推移到函谷关一线,如果把这两人配合起来,真是很完美的记室参军了。”
陈庆竖起大拇指赞道:“娘子点评的很好,看得透彻!”
赵巧云有些不好意思,又诚恳地对陈庆道:“我不会看错人,他们二人很有潜力,天赋极高,将来都是宰相之才,官人需要好好培养他们。”
..........
归仁里附近有座两层楼的黄鸦子酒楼,以做烧鸡烧鸭而出名,酒也不错,基本上每天都宾客满座。
自从搬到归仁里后,晁清三人几乎每天晚上都在这里吃饭,也不去天然居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1/17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