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10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7/1086


脑海中冒出这个想法,孙太后身形踉跄了一下,她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自己予以重任的于谦,会选择背叛皇帝!
“大司马,难道你也有此想法?”
孙太后开口朝着于谦问了一句,满脸的不可置信。
望着震惊的太后,望着紧张的郕王,望着匍匐在地请命的沉忆辰。
于谦长叹一声,开口道:“太后,社稷为重,君为轻。”
听到于谦说出这句话,匍匐在地的沉忆辰,瞬间感到鼻头一酸。这才是真正的人风骨,匡扶社稷以民为重,而不是沦为皇家的奴仆忠犬!
“反了,你们都反了!”
孙太后只感觉自己眼前一黑,然后一个踉跄差点没从御台上倒下去。
见到孙太后这副模样,郕王朱祁玉坐不住了,赶紧起身过去扶住道:“母后,朝廷内外还得靠你来支撑,万万不能气坏身子!”
“太后,不管大同府有没有开关献城,蒙古铁骑定然不会再耽搁时间,京师将面对兵临城下的危机。”
“到了那个时候,若是鞑虏把陛下推出来,满城守军将如何自处?”
沉忆辰想到的危机,于谦同样想到了。
边关守将还能装傻充愣,拒绝朱祁镇开关献城的圣旨,等到了蒙古大军攻打京师的那一天,把皇帝朱祁镇摆在阵前,朝廷守军是打还是不打?
万一朱祁镇真彻底不要脸,直接叫门京师,那对于满朝武跟守军的信心,将是颠覆性的打击,使得人人惶恐自危!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
只有彻底的废掉朱祁镇另立新君,才能确保京师将士上下一心,断绝事后被追究问罪的后顾之忧。
国不可一日无君,其实这个想法早就在于谦的脑海中,现在终于可以说出来了。
“哀家,哀家”
孙太后惊怒之下,颤颤巍巍的伸出手指向于谦,想要呵斥或者反驳他的话语。
可她却不知道该如何才能驳倒对方。
当年建皇帝朱允炆的一句“勿伤吾叔”,让占据绝对优势的朝廷大军畏手畏脚,最终靖难成功明成祖朱棣登基大宝。
现如今占据着绝对优势一方的是蒙古异族,他们推出大明皇帝来劝降,恐怕得到的效果会远甚于那一句“勿伤吾叔”。
如果大明亡了,那朱祁镇这个皇帝回不回来,还有何意义?
“太后,还请以江山社稷为重!”
既然已经走出了这一步,那于谦必然不会生出任何退缩之心。
只见他同样匍匐在地,打算死谏孙太后另立新君。
毕竟在名义上,太后手中掌管着废立皇帝的权力,想要顺利的完成新旧君王交替,就必须得让孙太后点头。
否则哪怕逼宫让新君继位,依然会埋下日后宫闱内乱的隐患。
不过这时候让人更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之前还匍匐在地的沉忆辰,在没有得到太后或者郕王起身许可情况下,自己缓缓的站起身来,然后傲然看向御台上的孙太后跟郕王。
“太后,臣冒死进谏,望拥立郕王为新君!”
没错,这就是沉忆辰入宫最终的谋划,那就是拥立朱祁玉上位,获得从龙之功!
要知道沉忆辰身上朱祁镇嫡系标签,正常情况下是无论如何都洗刷不掉,哪怕未来新君上位,也不可能把自己给视为心腹。
如果再算上无召领军赴京,以及掌控重兵抗旨不遵等等举动,别说是心腹了,恐怕会视为头号大威胁,找到机会就得铲除的那种。
想要改变这种局面,沉忆辰唯一的翻盘点就在于郕王,并且还要拿到从龙之功,才能彻底的转换自己阵营。
郕王与其他皇帝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虽然他无比忌惮权臣专政,但却能以朝政大局为重,压制住自己内心中的猜疑,绝大部分时候都能给予治世能臣充分信任。
就好比他时时刻刻都担心大权在握的于谦会谋反,却直到重病垂死之际,都没有安置罪名迫害对方。反倒是朱祁镇南宫政变复位后,第一时间就报当年于谦另立新君之仇。
沉忆辰不需要郕王与自己多么的君臣相宜,只需要他能铭记住自己今日的从龙之功,然后站在家国天下的大义角度看待自己,就足矣!
沉忆辰想要拥立郕王?
听到这句话后,孙太后瞪大眼睛望向正搀扶着自己的朱祁玉,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惊人的想法。
莫非郕王早就跟沉忆辰私下有过联络,这才出现了千里迢迢驰援京师的举动。同时还能解释的清楚,为何沉忆辰能未卜先知,得知皇帝亲征会失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7/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