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10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5/1086


两方都迫切需要立功立言,以求让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
只见杨鸿泽出列之后,康慨激昂的回道:“启禀陛下,据大司马所言,如今我大明卫戍京师的将士甲胃兵器俱缺,而鞑虏有了土木堡的缴获后装备精良,并且善于野战。”
“臣认为应该扬长避短,利用我京师城高池深的优势,固守城门,坚壁清野避其锋芒,此乃万全之策!”
杨鸿泽此言一出,立马引得华盖殿中大多数官员点头赞同。
正常来说明军遭逢大败,对方又以骑兵野战擅长,据城防守没有任何的问题,自古以来中原面对游牧民族进攻,大多数是采取此等应对方式。
别说是武百官,就连龙椅上的朱祁玉,都非常细微的点了下头。
防守不算什么高明的策略,却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不过在场众官员中,却有两人神情异样,仿佛并不赞同杨鸿泽这样保守的策略。
这两人就是于谦跟沉忆辰!
就在于谦准备出列反驳的时候,身后的沉忆辰动作却更快,站在大殿中央朝着朱祁玉拱手道:“启禀陛下,臣有不同意见。”
沉忆辰会站出来,是在很多人的预料之中,只是杨鸿泽的据城防守战略几乎是最佳选择,他还能给出什么万全之策?
“噢,那沉卿说说看有何高见?”
朱祁玉语气中带着些许期待,毕竟沉忆辰这些年出镇地方声名在外,他也很好奇这位开创大明历史的三元及第,才能上限到底如何。
“据城防守奈何示弱,使敌益轻我。臣建议背城列阵,以攻为守,抱必死之心一搏!”
沉忆辰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为什么要龟缩城池向敌人示弱,这样只会助长对方的嚣张气焰,使得蒙古大军更加轻视明军,占据着士气的至高点。
不如以攻为守,列阵于城门外准备迎战,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殊死一搏。
狭路相逢勇者胜!
只不过沉忆辰此言一出,直接令大殿内满朝武一片哗然。
开什么玩笑,现在明军遭逢大败,蒙古大军都打到了京师,能守住就不错了,你居然还说要主动背城迎敌?
就靠着这么一群土木堡逃窜的残兵败将,还是靠着各地勤王的二线预备役,凭什么认为他们能与蒙古铁骑在城外血战?
“荒唐!军国大事岂容儿戏!”
新任户部尚书金廉,忍不住站了出来驳斥。
金廉本以为刑部尚书,早年前在麓川受降大礼上,还对沉忆辰的作风颇有好感。随着原户部尚书王左阵亡土木堡,加之金廉对于账目上的天赋,于是被升迁为户部尚书。
本来金廉对于沉忆辰还算客观中立,至少双方除了当初官集团对阉党的敌视外,并没有什么大过节。
可偏偏沉忆辰做了一件犯忌讳的事情,那就是绕过户部尚书这个主管上官,强行通过于谦把人安插了进来!
说实话,当初想要把萧彝从翰林院转到户部任职的时候,沉忆辰并不是没有想过去找金廉商讨。但问题是双方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加之蒙古铁骑进攻迫在眉睫,必须在短时间内转运通州仓粮草,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走关系。
这种举动放在金廉眼中,势必会成为对自己上官威严的挑衅,他本就肚子里面憋了一股火,还碰到沉忆辰在这里大放厥辞,如何能忍?
“敌军势大,有坚城不守,偏偏背城迎敌,你这是视君王与社稷与不顾吗?”
金廉指着沉忆辰怒目圆睁,公仇私怨叠加到了一起,那是一点面子都不给。
“臣赞同大司徒所言,不可出城迎战。”
户部侍郎赵伦当即站出来附和,于谦安插人进户部,再不打击下对方嚣张气焰,日后岂不是要被下官给压一头?
“杨侍读虽然年纪尚轻,但行事老成谋国,京师为社稷之本,不容有失。”
杨鸿泽被授予入阁参预机务,却始终没有加封殿阁大学士头衔,加之年纪轻轻没有资历,自然没人用阁老来称呼,只能继续使用翰林院的侍读头衔。
礼部尚书胡濙明白,这次杨鸿泽出谋划策是在内阁站稳脚跟的关键,一旦被皇帝采纳,就很有可能成为真正的阁臣。
所以他罕见的亲自下场,为杨鸿泽站位力挺。
不得不说身为托孤五大臣的胡颖,朝堂影响力远非常人可比,他这一站出来说话,那些还在观望的武官员们,纷纷表态附和。
以往沉忆辰在朝堂之上,还有以成国公朱勇为首的勋戚集团力挺,现如今只剩下孤身一人。
不!并不是孤身一人!
就在满朝武大多出言反对的时刻,于谦却毅然决然的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认同少司马所言,需开城迎战!”
如果别人说这话,估计会遭受到群臣的围攻,但以于谦现在的权势跟地位,他说出来更多是让满堂群臣惊诧无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5/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