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2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7/1086


“解元公,在下熟读你的诗词,能否交换下拜帖?”
“沈解元,鄙人将在京师最好的醉仙楼设宴,还望赏个薄面。”
乡试在同一榜,放古代也勉强称得上是同年,只不过这种同年的关系非常薄弱,想要混个熟脸,就得趁早开始经营。
沈忆宸身为解元,而且背后还有着成国公这座靠山,不出意外的话日后飞黄腾达,只是个时间问题。
稍微有点政治头脑的,都知道在沈忆宸还没有起飞之前搞好关系,等来日这小子崛起了,恐怕再想去抱大腿,都没有这个机会了。
“抱歉诸位,在下府内还有要事,就恕不相陪了。”
沈忆宸拱手致歉,倒不是他清高不愿意搭理人,而是人数实在太多,答应了这个就意味着回绝了那个,干脆找个借口脱身得了。
能考到乡试这步,不存在什么弱智之人,哪怕明白沈忆宸这话只是说辞,其他人也只好顺着话接下。
“无妨,沈解元慢走。”
“真是遗憾,沈解元来日再见。”
“鹿鸣宴上在下定要与沈解元把酒言欢。”
很多人都拱手相送,沈忆宸也一边走一边还礼,就如同他的性格那样,不管别人有什么心思,愿意给三分薄面,他就不会无礼驳了别人的脸面。
礼数上面的规矩,沈忆宸从来都不缺。
不过就在沈忆宸即将走出人群的时刻,有几名年轻人直接挡在了他的面前,为首一人抱拳说道:“在下顺天府监生孙绍宗,对沈解元的大名仰慕已久,不知可否赏个薄面吃顿庆功宴?”
孙绍宗?
对于京师的勋戚重臣子弟,沈忆宸了解就没有应天府那么清楚了,所以他并不知道对方身份。
但是在发榜唱名的时候,沈忆宸听到乡试第四名的经魁,好像就是顺天府的孙绍宗,理论上同名同贯籍的可能性不大。
“不好意思,在下今日确有要事,还望见谅。”
能得到经魁的头衔,学识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并且日后在会试中,取中进士的可能性也很大。
换做其他场合,沈忆宸可能就给这个面子了,也算是给自己多结交一点人脉。但是之前说有要事的话都放出去了,食言岂不是相当于自打脸?
并且这种举动,很容易被外界认为自己过于势力,看人下菜。
名声这种东西放在明朝,平常不显山露水的,但在士大夫阶层里面,有时候比权势还好用。
如同周叙这种老学究,秉持文人风骨,就算给成国公个面子见见沈忆宸。但是想要让他乡试关照优待,光靠权势压迫绝无可能。
之所以拜访相处会如此顺利,还得靠沈忆宸自己之前在应天文坛积累下的名声,否则周叙当日见面客套两句之后,就得端茶送客了。
被沈忆宸给当众拒绝,孙绍宗感觉自己丢了面子,于是脸色阴沉了下来,语气也变得冷淡说道:“沈解元有何要事需如此着急,要不告知在下,说不定能解决一二。”
这句话很明显就是要戳穿沈忆宸的推辞,本来相互恭维其乐融融的氛围,瞬间也变的有些紧张起来。
与此同时,萧彝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悄摸摸的贴在沈忆宸耳边说道:“沈兄,对方是会昌伯孙忠之子,更是当今太后的亲弟弟,还是答应下来为好。”
明朝虽然已经在制度上断绝了外戚干政的可能性,但并不意味着外戚就没有权利跟地位。至少在本族女儿是当朝皇太后的前提下,满朝文武谁也不敢小瞧了会昌伯孙忠。
就算沈忆宸是成国公的儿子,在皇帝心中也不可能比得上自己亲外公,更何况沈忆宸名义上还不是成国公之子。
所以萧彝是在好言相劝,不要惹怒了对方这种真正的当朝权贵子弟。
萧彝的言语虽然声音不大,但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想要不被人听到也是不可能的。
众人都认为沈忆宸哪怕中了解元,面对孙绍宗肯定也得低头给这个面子的。
结果沈忆宸只是面带笑容,非常淡然的拱手道:“孙兄这份好意在下心领了,今日就先告辞。”
说完还没忘了向周围众人告别:“诸位再会。”
说罢就洒脱转身离去,不带走一丝云彩,余下众人看着他的背影有些发懵。
许久才有一人出声感叹道:“不愧是解元啊,果真潇洒。”
“人与人没法比,这份气质在下自愧不如。”
“这也太从容了吧,就没把外戚子弟给当回事?”
“开玩笑,他也是勋戚子弟,属实针尖对麦芒了。”
周围人的议论声音,听到孙绍宗的耳中,仿佛变得无比刺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7/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