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2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9/1086


但是看完奏章的内容之后,王振情绪就逐渐变得复杂。因为这与他之前想象的告状完全不同,通篇并没有指责自己的地方,甚至都没有多少帮李时勉鸣冤的段落,更多是讲述身为一名学子,愿意替大司氏受罚的拳拳之心。
王振也曾身为过师长,甚至哪怕现在,他在明英宗朱祁镇面前,还扮演者亦师亦父的角色。
所以他能够感同身受,并且心中还有些羡慕,身为师长有此等学子尊敬厚爱,夫复何求?
另外对于李时勉的惩罚,王振下达之后其实内心里面,隐隐也有些后悔的。
毕竟这种欲加之罪与莫须有没多大区别,完全是为了出心中一口怨气,强行去定罪羞辱对方。
更何况对方乃国子监祭酒文人宗师,如今诸生叩阙,有激起事变的风险。到时候天下士子暴乱动摇国本,就连皇帝都保不住自己,恐怕会得不偿失!
本就有些后悔的心理,再加上戳中了师者身份的软肋,此时王振面对沈忆宸的奏章,不再是愤怒报复的心态,更多生出了一股愧疚之情。
“万岁爷,此事是奴婢疏忽了,并未严查事实真相就贸然定罪。”
“如今看到沈忆宸上疏中的赤子之心,不由心生愧疚,还请万岁爷责罚。”
王振果断选择低头认错,不过语气中,却没有丝毫电视剧中宫女太监得罪皇帝后的惊慌失措,相反颇具一种义正辞严的感觉。
这就是王振能达到如今权势的原因,那就是他让明英宗朱祁镇对自己,除了依赖之外,还有着敬畏之情!
可能很多人听到皇帝对太监敬畏的说法,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上就是如此,哪怕王振后来搞出了土木堡之变,让明英宗被俘,大明差点没亡国,朱祁镇都始终没有放下对王振的这份感情。
因为明英宗幼年丧父,是王振陪伴着他长大,客观上填补了“父亲”这一身份的空缺。
从小王振就对于明英宗很严格,利用家国大义限制小皇帝的玩乐之心,全权掌控了朱祁镇的生活起居。
并且各种教导小皇帝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一旦出现不听的情况,就告状给当时的太皇太后张氏,让她予以严厉的训斥。
久而久之,就让朱祁镇养成了事事都要经过王振同意的习惯,产生了一种畏惧心态。
但是光畏惧是不够的,古人云敬而远之,明英宗进入青春叛逆期后说不定还会恨王振。
明代后期张居正跟万历皇帝就是反例,从最开始的尊重跟畏惧,到逆反跟憎恶,最后开始疯狂报复,差点没被下令开棺鞭尸。
这点王振就做到非常好,背后严管小皇帝,但在朝臣面前,却教导朱祁镇如何树立君威跟驾驭群臣,让明英宗不至于感到憋屈,丧失天子的尊贵感。
不得不说,如果不是膨胀到要领军去塞外打仗,王振的宫斗手段堪称大明顶尖。
“先生久居宫中,偶尔出现失误也情有可原,不必过多自责。”
明英宗朱祁镇,完全没有怪罪王振的意思,相反还帮他找借口开脱。
“万岁爷厚爱,老奴真是受之有愧!”
说罢,王振匍匐跪地,眼中还一副饱含热泪的模样。
就这手段,后世张居正输的不冤,毕竟他可有着真正的文人风骨,哪怕面对皇帝都做不到如此卑躬屈膝。
见到此景,朱祁镇也赶紧起身过去搀扶,好言安慰道:“先生何必如此,这并未造成什么严重后果,朕立即下一道圣旨释放李时勉即可。”
“至于这沈忆宸,新科解元尊师重道有如此赤子之心,当广而告之让天下士子引以为榜样,此事就算过去了。”
在宫门前叩阙士子眼中,宛如天塌了一般的受辱大事,放在高堂之上,不过区区小事尔。
这就是封建社会家天下的本质……
就在此时,司殿太监走了进来,跪地通传道:“启禀万岁爷,成国公求见。”
朱勇这时候来觐见?
朱祁镇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开口向王振问道:“先生,成国公这时候进宫觐是为何?”
“回禀万岁爷,奴婢猜测没错的话,公爷是为了新科解元郎而来。”
“噢,成国公与这沈忆宸又有何干系?”
朱祁镇愈发疑惑了,堂堂大明国公,怎么会跟新科解元产生联系。
“这位新科解元沈忆宸,是成国公未入宗谱的婢生子。”
“还有这等事?宣!”
只见成国公朱勇走入殿内,当看见王振也在后,心中感到一凉。
立马跪地请罪道:“微臣有罪,教子无方,还望陛下看在犬子年少无知的份上,从轻处罚。”
朱勇知道以王振睚眦必报的性格,想要让沈忆宸恕罪已无可能。只有请求皇帝看在他尚且年少,并且自己为国征战多年的功劳上,能从轻放他一马就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9/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