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3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7/1086


李时勉嘴中的这个后果,并不是单独指他们几人的安危。而是身处于“风暴”的最中心,他亲眼见证了当时场面的混乱,有多少学生士子摔倒在人群之中,被践踏的无法起身。
如果不是沈忆宸站了出来高呼主持大局,今日的国子监,恐怕要多了一片文人冢!
于情于理,于公于私,沈忆宸都当得起自己这一拜!
看着国子监祭酒向自己行礼,沈忆宸连忙侧身躲过,然后一把扶住了李时勉的手臂。
大司氏乃天下文人宗师领袖,自己要是坦然受了这一礼,恐怕要被唾沫给淹死。而且之前积攒的什么谦逊恭谨、谨小慎微的口碑,也将发生很大的逆转,实在划不来啊。
“大司氏真是折煞晚生,受之不起!”
沈忆宸身为下位者,不敢受这一礼,但李时勉却不这么认为。
“老夫心中,沈会元高义当之为愧!”
见到这一幕,在场很多没有参与过叩阙鸣冤的新科进士,简直都惊呆了。
号称天下文人宗师的大司氏,居然反转过来向沈忆宸行礼,这得多大的排面才能做到如此?
“大司氏还望莫为难晚生,真不敢当。”
沈忆宸都有些无奈了,他一直知道李时勉的性格耿直无比,嫌少变通。
当年李时勉入仕还是个小官的时候,面对明成祖朱棣这等猛人迁都京师的想法,就敢洋洋洒洒写了十来条谏言反驳,为此还吃了一年牢饭。
对于这番经历李时勉毫不在乎,等到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又开始作死上疏。并且皇帝宣他殿前问话了,还是强硬无比一点不认怂,当朝跟皇帝开始对喷!
以明仁宗的宽厚性格都忍不住,气的叫御前侍卫拿金瓜锤他,这一顿揍打断了三根肋骨。
按理说这么惨了,李时勉该低调些了吧?
答案是生命不息,硬刚皇帝不止,李时勉很好的继承了文人的战斗风范。
面对再下一任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依旧强硬直言。只不过当年他一条亲近太子的建议,某种意义上帮了朱瞻基,所以宣德一朝就没太为难,并且还官复原职了。
到了明英宗朱祁镇,可能是年纪大了,加上身为国子监祭酒主管教育,不太接触时政。李时勉低调了许多,至少没有再出现什么硬刚皇帝的事情。
但是不硬刚皇帝了,骨子里面的强硬耿直依旧还在,于是就发生了得罪王振的事情……
可能说李时勉的一生,就是抗争的一生。
不过刚归刚,李时勉的学识品行,还是受到了朝臣跟国子监学子的尊敬。
正统十二年致仕回乡,朝臣跟国子监学子足足有接近三千人为他践行,这等规模档次很多一品大员都不可得。
也算是对于他大司氏身份,最好的认可了。
望着沈忆宸再三推辞,李时勉也明白以自己的身份跟人望,继续行礼道谢下去,恐怕会造成反面效果。
于是没有再坚持,收回手道:“会元郎年纪轻轻却高风亮节,老夫深感钦佩。”
“今日沈会元来到国子监领取进士巾服,按理老夫当尽地主之谊好好道谢一番。不过考虑到明日金殿传胪马虎不得,只能遗憾作罢了。”
“来日若有时间,老夫期望能邀会元郎到国子监讲学一场,不知可否如愿?”
国子监讲学?
听到这几个字出来,全场可谓是一片哗然。
要知道国子监讲学可不是后世大学那种,随随便便请个讲师过来高谈阔论一番,什么牛牛马马只要有点小名气都能上。
古代国子监的讲学分两种,其一是自己上去讲,要达到这个标准非当朝大儒宗师不可得。
沈忆宸就算目前高中会元,也只能代表他在应试科举上的成功,并不能代表钻研儒家经典有所成就。
更何况沈忆宸过于年轻资历不够,登堂讲经论道的话,很难让人信服。
其二就是皇帝视察国子监,会安排国子监的官员讲学一场,类似于御前讲席。这种对于学识成就要求低一些,不过对于内容限制却很严格,人员安排主导权就在国子监祭酒的手中。
正统九年,也就是去年,朱祁镇视察京师国子监,李时勉为他讲解了《尚书》。因为讲得透彻清楚,让皇帝很高兴,赏赐了许多奖励。
如若不是李时勉年纪大了上疏请辞,恐怕还有升迁之喜。
由此可见,国子监讲学无论是哪一种,对于沈忆宸声望跟仕途的帮助都无比巨大。
李时勉这番举动,简直就是帮沈忆宸搭建青云梯,如何能不让在场众新科进士震惊?
“大司氏,晚生才疏学浅,恐担当不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7/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