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4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8/1086


沈忆宸感受着四周那些疑惑目光,深吸了一口气,开始为自己“经世致用,辩证求是”观念,进行讲学阐述。
“事必本夫心,善言心者,必有验于事矣!”
“法必本于人,善言法者,必有资于法矣!”
“今必本夫古,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矣!”
“物必本夫我,善言我者,必有乘于物矣!”
经世致用只是一个笼统的务实观念,想要有学术主张,那么就必须得提出具体的思想内容。
沈忆宸提出的这四条,第一点就是反对空谈义理,坐而论道。“有验于事”指主观认知要接受实践检验,而不是唯心论,呼应了永嘉学派中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第二点中的“法”,并不是指法律,而是规律。
沈忆宸想要表达人不能完全按照儒家的“仁义道德”行事,而跟更应该遵从客观规律,否则就会陷入到盲目法古之中。
第三点指出历史潮流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反对崇古主义,不要抱着几千年前的东西不放,要与时俱进!
第四点就是讲个人与群体的思维观点,表明不能独断专行,要尊重不同的意见,集思广益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化。
最后一点算是沈忆宸夹带私货了,提前给在座的国子监学子和官员们打预防针。他担心自己今天这一番主张会引发轩然大波,被群体而攻之!
于是丑话说在前面,你要反对攻击我,那就是接受不了不同意见,独断专行。
沈忆宸的这些主张,算是“经世致用”与永嘉学派的结合,不过并没有脱离古代四书五经的范畴,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想要摆脱时代的局限性,那么就只能靠后面一句“辩证求是”,用更为先进的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去带动思想的发展与开拓。
当沈忆宸讲学完毕,环顾四周发现整个礼堂内鸦鹊无声,所有人都用着极其震撼的眼神望向他。
怎么没点反响,是我讲的太好,一时还沉浸在思维冲击里面,无法自拔吗?
就在沈忆宸感到不明所以的时候,当朝大儒魏从文站了出来,满面怒容身形颤抖的指着他说道:“此等事功异端学说,乃为理学所不容!”
魏从文没有后世穿越的经历,他只能从前朝寻找沈忆宸学说的出处。
很明显,这些内容跟永嘉学派的“事功学”异曲同工,都是反对理学“修身”、“内圣”主张,不是异端是什么?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沈忆宸虽然没有直接攻击程朱理学,但是所表达的意思,几乎与现在大明朝通行的观念完全不同。
能在此处听讲学的,无论是大臣也好,国子监学子也罢。只要不是走关系进来的,都能称得上是大明文人中的佼佼者,怎会不明白背后的意思?
只是沈忆宸乃三元及第,功名声望实在太强,就算感到有些不对劲,也没人敢带头反对。
现在当朝大儒站了出来,直言沈忆宸乃事功异端学说,这下很多人就敢畅所欲言了。
“状元公所言,句句意指理学,也太大胆了。”
“呸,亏我之前还如此崇拜沈向北,真乃奸臣!”
“状元公为何会说出此等离经叛道之言,是想被天下文人士子所不容吗?”
“哗众取宠之辈,还好圣上御驾在此,应当场革除沈忆宸官职功名!”
礼堂内各种攻击言语接连而至,许多官员跟国子监学子应援魏从文,满腔义愤填膺。
因为沈忆宸的学术主张,相当于否定了他们一辈子寒窗苦读所学习的观念,如何能接受?
不过也有少部分的官员跟学子,并没有随大流去指责。他们在心中仔细回味着沈忆宸的观念,感觉许多地方颇有道理,并不是什么哗众取宠的言论。
只是奈何大势所趋,无人敢帮沈忆宸说话。
李时勉看着师席上的沈忆宸遭受攻击,脸上表情凝重无比。
他今日邀请沈忆宸过来讲学,一是报恩,二是欣赏。想着此子能在皇帝面前彰显自己才华,从而得到青睐,开启属于自己的青云之路。
结果万万没有想到,沈忆宸的才华也太过于“惊喜”了,直接就在国子监开宗立派,提出了自己的学术主张。
问题是你要开宗立派也可以,偏偏语出惊人,此等言论为当今理学氛围所不容。这无关学识高低对错,只关乎阵营立场不同。
挑战既定规则者,必然会被群起而攻之!
今日这等局势,就算李时勉想要帮沈忆宸解围,都有心无力。
“沈忆宸恐怕有麻烦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8/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