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4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4/1086


难道沈修撰入东阁还不忘修书,估计是想着亡羊补牢,将功补过吧。
于是赵然元立马帮沈忆宸说好话道:“侍读学士息怒,沈修撰可能在修《寰宇通志》过程中有些瑕疵,但他毕竟入仕时间太短,经验有所不足。”
“下官相信沈修撰在东阁进学期间,一定能把《寰宇通志》给修好,不负侍读学士所托!”
说这段话的时候,赵然元额头上出现了豆大的汗珠,他此时也是骑虎难下,毕竟沈忆宸成为了自己的上官,自己总不可能袖手旁观吧?
但这番话说出来,他又感到后怕,万一沈忆宸修不好,自己岂不是要负连带责任?
翰林官身份尊贵,责罚下来最多也就是革职罢了,自己这个小小的从七品中书舍人,流放是跑不掉了。
本来分配助理状元公,赵然元还以为是自己时来运转,能抱得个大腿。如今下来是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啊,命也太苦了!
“沈修撰是真的打算在东阁继续修《寰宇通志》吗?”
底稿如此优秀工整,还能说这是沈忆宸的分内之事,但如今入了东阁进修历练,还没有忘记修书这件事情,就属于分外之举了。
倪谦死死盯着眼前的赵然元,等待着他的回答。
因为沈忆宸此举带来的心理冲击太过于猛烈,倪谦从未想象过一名年轻人,真可以做到论迹不论心!
“千真万确,下官不敢欺瞒侍读学士!”
“沈修撰还说了,正是因为《寰宇通志》不好修,所以他才不能放手。”
听到这话,倪谦沉默许久,然后脸上露出了一抹苦笑。
“这就是沈修撰的底稿,你交与他吧。”
把手中的底稿递给了赵然元后,倪谦就缓缓走出了典簿厅,回到了自己的值房中。
一缕阳光穿透窗台,照射在倪谦的公案上,他仿佛又听到了沈忆宸那声质问:“何为正道,何为歪道?”
那时候的沈忆宸,也有一抹阳光照射在他的脸上,是那么的正气浩然。
“此子举止品性,不可能是阉党中人。”
倪谦嘴中默默的念了一句,修书是最能磨练一个人心性的事情。
他此时心中更愿意相信,沈忆宸是一个不顾个人荣辱得失的真国士!
静思良久,倪谦拿过了公案上经筵日讲官的值班表,在展书官的那一列上,写下了沈忆宸的名字。
“沈忆宸,老夫此举算是还了你修书的功劳,至于是一世英名还是千古骂名,就在你一念之间了。”
===175
末代下西洋(二合一)===
经筵成员中的展书官一职,顾名思义就是负责为皇帝展掩书籍的官员。再简单粗暴一点描述,就是一个专门翻书的。
这个职位不用讲经论史,相当于从源头上避免了新人翰林参加经筵犯错的可能性。并且为皇帝翻书,就意味着能站在距离皇帝非常近的位置上。
多少低品阶的官员穷其一生,想要仰望一面圣颜都不容易。能站在皇帝旁边贴身服务,这已经不是混个熟脸的问题了,
把握住机会的话甚至能一步登天!
经筵展书官可谓低风险高收益,于是乎就成为了无数新晋翰林官梦寐以求的职位。
翰林院正常情况下想要担任此职,就算贵为三鼎甲,也得熬个两三年才能出头。其他诸如庶吉士出身的翰林院,那更是排队遥遥无期,非机缘巧合不可得。
倪谦如今在这个职位上安排了沈忆宸,
就等同于给了他一把青云梯。
如果沈忆宸真是个大奸似忠的阉党佞臣,倪谦此举毫无疑问就成为了帮凶,所以他才会如此慎重!
身处东阁的沈忆宸自然不知道倪谦的安排,更不可能知道对方此刻的心理想法。
他在接过赵然元从翰林院带来的《寰宇通志》资料跟底稿后,就安安心心在东阁的廊房中继续修书。
本来因入东阁进学,而有些浮躁的心情,也逐渐沉稳了下来。
另外一边文渊阁内,内阁首辅杨溥刚好结束了内阁议政,他看着当值的马愉、陈循、曹鼐等人,心中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于是开口道:“诸位同仁,今日是新官入值东阁学习的日子,而且还是罕见的双状元入选。如若日后他们要是能顺利入阁,文渊阁恐要称之为状元阁了。”
杨溥此言一出,马愉等几名阁臣脸上露出了心领神会的笑容。
要知道“三杨”末期的入阁标准,已经不是什么“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了,而是成为了“非状元不入内阁”!
马愉、陈循、曹鼐等人,
俱是大魁天下的状元公。如若再加上刘俨跟沈忆宸入阁,
内阁就将会成为杨溥嘴中的“状元阁”。
不得不说,“三杨”在自己的职业生涯末期,预感到王振会宦官专权后,确实做了很多后手准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4/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