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4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9/1086


最后两个等级的牌坊,就得自己出钱建造了。
沈忆宸的三元坊被御赐在了京师成国公府,由于规格甚高,到现在还没有修建完毕。如果老家还想要修建一座三元坊,就不能从国库出资,得自己出现建造了。
听出了弦外之意,沈忆宸也没有磨叽,从兜掏出一张百两汇票放在桌上。
“舅舅,这笔钱就算是晚辈资助建造三元坊的,还望诸位长辈收下。”
发达之后远亲拜访,被打秋风是必然的事情,放在古代多多少少都得出点血。特别是这种“亲近”舅族,一毛不拔的话,会影响风评。
现在沈忆宸也不太缺钱了,这一百两就算是“族谱”使用费,以后就算两清了。
不过让沈忆宸意外的一幕出现了,包括舅舅在内的几位母族长辈,却连连摆手说不要钱。而且看着不像是装模作样,就连母亲沈氏开口他们依然不收。
莫非是嫌少?
一百两打水漂是沈忆宸目前的极限,这几位母族长辈的情份还不够加钱的资格。
就在他打算爱要不要走人的时候,名义上的舅舅终于说出了他们前来的真实目的。
“贤甥,建造三元坊乃族中荣誉,怎么可能要你出钱?”
“舅舅是想着如今你在京为官,肯定需要交际打点的地方甚多,于是跟族中长辈们商议了一下,打算把族中田地都挂靠在你名下,这样也能多出几分收益,让手头宽裕些。”
好家伙,沈忆宸本以为是过来打秋风的,却没想到是过来给自己“送钱”的。
后世很多人都知道,明代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徭役、赋税等等权利。
其实准确来说,免除徭役是真的,士大夫并没有彻底免除赋税的权利,仅仅是按照品阶的高低,免除一部分税收。
比如正三品官员,只能免粮二十石,人二十丁。
但事实上在执行过程中,这个制度彻底崩溃了。地方在编役跟纳税过程中,不会也不敢把力役施加于士大夫阶层,从而导致了士大夫享受了无限优免。
到了明朝万历时期,官方的《大明会典》里面就描写过,名义上甲科京官一品能免田万亩的赋税,最末等的九品官,也能免两千二百亩。
而没有入仕的举人是一千二百亩,生员、监生八十亩。
要知道这仅仅是官方承认的免税,到了地方上就远远不止这个数了。钻空子的方法层出不穷,有诡寄、飞洒、花分、欺隐等等。
就拿最普遍的诡寄来说,就是让其他农民把田亩报到自己名下。只要到了举人阶层,超过了一千二百亩也毫无关系,县官级别压根就不敢管。
因为谁敢保证,这个举人同乡、同年、恩师、座师等等人中,没有个牛逼人物存在。
甚至就连举人自己,万一哪天入仕为官飞黄腾达了,你今天按照规格强硬收他家税,明天就不怕被打击报复官都当不成?
所以明朝的座师制度结党营私,不仅仅是造成了党争的危害,还在地方上造成了事实特权阶层,把税收制度给全面弄崩溃了。
真正有钱有粮的士绅阶层一分钱税收不上来,对着活不下去的泥腿子疯狂加税压榨,这种王朝怎能不亡?
沈忆宸以往住在应天府,背靠成国公府读书。虽然穷,但也算不得什么寒门农家子,家中一亩田地都没有,自然也就没有税收这些概念。
结果没想到,这种事情还是让自己遇上了。
如果说沈忆宸有朝一日能掌控权利巅峰,那么他面对最大的敌人,可能不是什么政敌、蒙古、南蛮,而是自己曾经立身的士大夫阶层!
这也就是为什么,沈忆宸始终没有决定向文官集团靠拢的原因。
想到这里,沈忆宸突然笑了笑。士大夫阶层随着明朝的发展,本质上已经成为了吸干大明血的寄生虫,自己会成为这样的人吗?
日后会不会成为恶龙沈忆宸不敢保证,但至少在今日,他还是那个屠龙少年!
===179
朝会弹劾
(二合一)===
“入仕为官确实需要交际打点的地方甚多,但如今晚辈刚入仕不久,根基不稳,大肆收购田地恐造成不利影响。”
“舅舅与族中长辈这番好意,晚辈就心领了。”
有一说一,明朝官员如果家境底子不够殷实的话,担任京官之后那是真的穷,
翰林更是穷比中的战斗机!
原因就在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他出身贫寒见识过社会底层的黑暗面,就把贪腐问题全部归咎于官员奢侈享受。
朱元璋认为治理国家当以德贤为先,贤者天下之望也。然布衣之士,新授以政,必有养其廉耻然后可责其成功。
这种思维属于标准的儒家“修身”观念,官员只要吃饱饭就行,
然后提高自己的品行操守、廉洁自律,天下就自然没有了贪腐问题。
于是乎朱元璋把官员俸禄标准订的很低,
像沈忆宸这般六品官员,一年禄米为一百二十石,折合银钱为六十两。
明初阶段每个月能发个五两银子,吃饭什么的其实也够了,中产阶级水平还是有的。但问题在于朝廷的俸禄制度,并不是直接发放银子,而是发放禄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9/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