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7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2/1086


“可喜宁刚出镇归来,就派他监军福建,是否有些辛劳?”
喜宁正统十一年末,才从辽东镇守太监位置上下来,返回京师述职担任御用监掌印太监。
又让他千里迢迢监军福建,朱祁镇属实有些不舍。
“喜公公深受皇恩,当以身报效。更何况他与沉翰林这等能臣配合,不出意外将很快平定福建叛乱,到时候再给予重赏便可。”
“先生所言有理,就这么安排吧。”
朱祁镇满意的点了点头,其实他听懂了王振话语背后的意思,那就是这一趟前往福建平叛,简直去跟去刷军功战绩没什么区别。
反倒可以用此功绩,来嘉赏喜宁跟沉忆辰,满足皇帝个人喜好的私心。
历史上的正统十二年,朱祁镇在各打了喜宁跟英国公五十大板后,反手破例赏赐土地给他,来弥补要去侵占田宅的“委屈”。
《明史》上这般记载:宦官之田,则自尹奉、喜宁始。
意思是说,明英宗开了皇帝赐田给太监,而非功勋重臣的不良先例。
如果再算上前面开了宦官子弟世袭的先例,朱祁镇对于内官太监的恩宠,已经远超了一般拉拢的界线。几乎可以推断,他是真心实意的把这群内官,给当做了自己人看待,王振能独掌朝纲也就不足为奇了。
听到皇帝答应了自己的推荐,王振的嘴角露出了一抹非常不易察觉的笑容。
王振有这么好心力撑沉忆辰单独领军,并且还安排军务经验丰富的太监,去与他相辅相成吗?
答桉当然是否定的,王振巴不得明天沉忆辰就战死福建。
没有谁比王振,更了解宫中太监的秉性,喜宁去担任监军的效果,绝不是什么相辅相成,而是针锋相对!
喜宁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沉忆辰更不是个屈躬卑膝的软柿子,这两人搭在一起有好戏看了。
如果平叛过程中互相扯后腿,导致战事失利,那么沉忆辰既然是单独领军,便要独自承担起责任。
山东治水之事,王振一方面是大意了,没想到他真的能这么快成事。另外一方面,身处皇城之中,手想要伸到地方干涉,并没有那么容易。
这次福建平叛吸取经验,王振绝对不允许沉忆辰再立军功,让自己重蹈覆辙!
另外还有一点好处,便是喜宁同样深受皇帝信任。王振绝对不允许在皇城之中,自己的地位跟恩宠受到其他宦官的挑战,必须得趁喜宁立足未稳之际,再次把他安排出宫。
借助福建平叛,就是一石二鸟之计!
王振嘴角的笑容还未澹去,就听到了朱祁镇吩咐道:“对了先生,派人通知一下沉卿明日进宫,朕还有些事情想嘱托于他。”
什么?
监军人选都已经安排好了,陛下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地方,需要当面嘱托沉忆辰?
沉忆辰就这般简在帝心,连皇帝都亲自帮他铺平立功之路吗?
有那么一霎那,王振内心生出一股唏嘘,可能这便是文臣与内官的区别。
家国天下之事,明面上终究无法让内官染指。
自己曾几何时,也是一位文人!
“奴婢知晓。”
王振躬身行礼后,便走向殿门口驻守的小太监,让他去出宫通知沉忆辰明日准备面圣。
对于皇帝跟王振的谈话,沉忆辰自然是不知道,更别说背后的阴谋跟诡计了。
他此刻迈着复杂心情回到了公府,本想安安静静平复一下,可没有想到朱仪此时站在了西厢别院的门口,彷佛已经等候多时。
===267
皇帝重托
(二合一)===
朱仪怎么会在这里?
看到这位自己的“好大哥”,沉忆辰简直是本能的警惕起来。
这个世界上如果说谁利用谋略,压过了自己的上帝视角一筹,那非朱仪莫属!
“大公子,有事吗?”
沉忆辰开口问了一句,此时他心情不太好,没什么兴趣与朱仪多言。
“听到父亲大人说,你不日将前往福建提督军务,有绝对把握平叛吗?”
朱仪面色如常的问道,彷佛丝毫没有在意沉忆辰对自己的戒备与隔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2/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