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9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1/1086


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掌控至高权力却不愿同流合污的英雄,在浑浊的世界中没有容身之地。
要知道忌惮于谦的不仅仅是朱祁镇,夺门之变后病榻上的朱祁玉听到敲响上朝钟声,第一反应是询问左右,莫非是于谦篡位了?
那么至今日后,未来于谦的命运又将如何?
沉忆辰已经站在了历史的拐点上,内心实则充满了迷茫跟未知。
“没什么,胡思乱想罢了。”
沉忆辰笑了笑,不做过多的解释。
不过很明显于谦误解了他的眼神,有些感慨的说道:“按照向北你福建平叛之功,理应大摆仪仗风风光光的回京,却遭逢多事之秋只能低调入宫。”
“我知道你心中有些想法,待陛下回京之后,必将以兵部名义奏请封赏。”
确实换做一般年轻气盛的官员,自己平叛匡扶社稷,却被当作叛臣命令孤身入宫,心中有些不平跟愤怒是可以理解的。
但沉忆辰还真无所谓,历史大变就在眼前,缺的从来都不是扬名立万的机会,而是如何能在这种浪潮中站稳脚跟!
“那下官就先谢过少司马。”
“向北,当初你对我有救命之恩,母需如此客气。”
于谦摆了摆手,这本来就是沉忆辰平叛应得的嘉奖。
一行人就这么来到了奉天门前,入宫之前于谦还不忘嘱咐了一句:“向北,陛下出征名义上是郕王监国,实则是太后摄政。”
“早年间鲁王之事太后对你有些偏见,入宫后切记谨言慎行,否则无召领军赴京就将成为定罪把柄!”
于谦很少这般徇私告戒同僚,可他在沉忆辰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同类”的气息。
他相信沉忆辰大公无私,是为了家国天下无召返京,否定不会在得知塞外军情后,便毅然决然的答应孤身入宫。
好人,就不应该被人拿枪指着,更不应该被冤枉定罪!九边大同镇的烽燧防线,早在西宁侯兼大同总督宋瑛战败阳和的时候,就被瓦刺大军给横扫一空。
从而导致了明军在情报上陷入被动,成国公朱勇主动追击瓦刺主力,反而全程处于敌人的监控之下。
现在宣府都指挥佥事杨俊脱逃,不单单是让明英宗的亲征军没有了边堡卫城的依靠。更重要一点桑干河水源地,就处于弃守的独石堡附近,这下还怎么依靠桑干河畔扎营?
另外从杨俊的望风而逃中也可以看出来,拉垮的勋戚二代对于明军造成的危害,历史上明英宗能陷入土木堡绝境,跟独石堡弃守可以说有着直接关系。
甚至于谦在京师守卫战后,还曾这样评价过杨俊:“曩自逆虏犯边,俊望风奔溃,将独石永宁等十一城并弃之,遂使边境萧然,守备荡尽,虏寇往来如在无人之境,闻者无不痛恨。”
战争走向就是这样以点带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宣府烽燧防线失守,那朕该怎么办?”
听到驸马都督井源带来的军情消息,明英宗朱祁镇此刻连表面镇定都做不到了,直接就语气慌张的朝着帐内群臣寻求应对之策。
眼看着亲征“闹剧”走到了这一步,沉默许久的英国公张辅,终究还是没有忘记他身上的勋戚职责,没有忘记当年先帝托孤时候的嘱咐。
明哲保身的退缩,还是没有敌过那腔忠君报国的热血。
于是张辅走出官员队列拱手道:“陛下,臣有上下两策应对当前危机。”
“英国公还请快快直言!”
彷佛溺亡之人看见救命稻草一般,朱祁镇看到英国公张辅站了出来,瞬间就有了一种依靠。
毕竟英国公从军五十载,曾跟随着永乐大帝南征安南,北伐蒙古。朝中论资历经验,再也没有高出英国公的勋戚。
哪怕红极一时的成国公朱勇,都要稍逊一筹。
“是,陛下。”
英国公张辅应了一声,然后挺直了自己的背膀,从容不迫说道:“上策为蒙古鞑虏能大胜成国公部,必然主力集结在鹞儿岭一带,距离宣府边堡还有一段距离。”
“这就意味着此刻杨俊弃守的独石等十一座边堡,蒙古鞑虏的守军定然不多。如果我军能抢占先机发动进攻,说不定能一举夺回宣府边堡,彻底断绝扎营后顾之忧!”
“那下策呢?”
听到还要主动进攻蒙古大军,朱祁镇想都没有细想,直接就询问起下策。
之前派出六万精锐骑兵出击,结果落得个损兵折将的局面,差点没有全军覆没,难道还要重蹈覆辙?
“下策为改走紫荆关回京,虽然那边地势平坦更有利于骑兵冲锋。但是深入关内也先同样承担很大风险,更无法打出合围的歼灭战。”
“断臂求生之下,能保证陛下跟大部分将士安然返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1/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