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琏二爷第1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1017


闻得这道冷淡的仿若没有感情的声音,贾琏心想,不知道皇帝老子召幸初进宫的妃子,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开头……
故意这么戏想,给自己减轻些心理压力,然后贾琏才应了一个是,缓缓抬起头来。
庄重的书房正北方,一张铺着明黄色绸布的龙案,龙案后,端坐着一个年近五十的威严男子。
只见其浓眉细眼,口鼻如钩,气质冷冽。
这就是天下至尊,宁康皇帝了么。
不敢多瞧,贾琏便微微垂首。
“贾琏,二代荣国公嫡孙,年十八,不喜读书,亦不喜做官,专好吃酒看戏,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似陈述,又似询问的声音,在安静的书房内响起。
贾琏立马做出羞愧之状,回道:“微臣不肖,有负祖德,更愧对陛下和朝廷的恩眷……”
“朕还有一份关于你的介绍,你也听听:
臣之内侄,年虽幼,然心智成熟,品德端良,守礼纯孝,兼知晓君恩大义,值此朝廷用人之际,若能简拔其用,或于国有所益处。”
贾琏一听皇帝这话,立马便知道不妙。
林如海对他以前的事知之甚少,对他的推荐之词写的太好。
然而皇帝就在京城,随便派人一个打听,就能知道世人对他的评价。
如此两相不匹配,可想而知,皇帝心里的疑虑之重。
别的都还好说,万一要是让皇帝怀疑自己是个表里不一的人,那自己这辈子的仕途,可以说就算是完了。
原来,在林如海面前表现的过好,也不是件好事!
这下,该怎么回才好……
===第71章
随军校尉===
南书房内,皇帝说完林如海对贾琏的推荐词之后,便不再说话。
仍旧跪在地上的贾琏,额头却已经微微冒起细汗。情知每耽误一秒,都能加深皇帝对他的怀疑,贾琏就不敢细想,迎头拜道:“微臣惭愧之至,实不敢领受如此盛赞之言。
微臣少时愚顽昏聩,又出身富贵之家,一不知祖宗创业之艰难,二不体察国家生民之大计,只图眼前富贵安逸,忘乎所以,实是有负于天恩祖德。
成亲之后,家道愈艰,渐有入不敷出之象,家妻每常抱怨。
及至此时,微臣方有所醒悟:男儿生于天地之间,岂能留恋眼前富贵,而不思光耀门楣,报效国家?
然臣自知资质鲁钝,难以在孔孟之道上有所建树,又看那古今人物列传上,如汉之卫、霍,唐之李、郭,以及臣之先祖,他们饮马疆场,亦能定国安邦,报效君恩。
微臣虽微,亦甘愿效仿他们,以区区之躯,供陛下和朝廷驱使……”
先不管皇帝心里如何评价他,先表一番忠心和为国家效力的决心,总是没有错的。
上方的宁康帝在贾琏说话的时候,目光一直落在贾琏的脸上。
贾琏的话,他并没有怎么用心听,倒是有一点基本可以确定,贾琏确实不像是普通的纨绔子弟。
他这南书房,便是普通的大臣站上来,也是战战兢兢的,更有甚者,跪在那地上便只知道惶恐磕头,应声虫一般。
而若是纨绔子弟,心里有愧,自然更是不如。贾琏却不同,虽然看起来也很紧张,但是说起话来,却仍旧条理清晰,敢于应答,只这份心性定力,就已经远超寻常勋贵子弟。
“既如此,你又为何殴打端王世子?你可知道,以下犯上,乃是大罪,还是你以为,凭借祖宗功绩,便可以不将普通的皇族子弟放在眼里?”宁康帝问道。
贾琏闻言便有些气愤之态,“微臣不敢。然端王世子无故羞辱家父,此乃为人子者万死不能容忍。当着一众皇亲子弟的面,微臣亦别无他法,只能与他相约武场比斗。
端王世子敌不过臣,却还是拒不道歉,微臣这才愤然出手打了他。
这一点,在场的宗室子弟都能替微臣作证,请陛下明鉴。”
宁康帝哼了一声,事情原委,他自然早就清楚,要不然,他就不会提前就将端王给打发,并警告他管好自己的儿子了。
“终是尔等年轻气盛,好争强斗勇所致。你应该庆幸端王世子并没有真的出现什么好歹,否则,即便你有天大的道理,也难逃罪责。
你既有这般的血性,又扬言要报效朝廷,正好北边鞑靼诸部又有兴兵之兆,朕已经决定派你叔叔王子腾领兵巡边……不如你就在你叔叔身边做一个随军校尉,负责押运粮草,去边关历练一番吧。
一则可全你投身报国之心,二则,朕也好对端王府有个交代。
你可愿意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10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