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户官开始第7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7/1028


几乎二十多支队伍,近百万石的粮食撒下去,陕地几乎大半地方的灾民明显得到了有效的赈济。
这一日,李桓正在西安府城外的一座临时修葺出来的校场当中巡视新招募的士卒的训练。
这些青壮皆是按照李桓的条件所筛选出来的,每一人的亲眷都得到了田亩、金银、粮食,所以这些灾民对于李桓可谓是感恩戴德,将之视作恩人一般。
在钱粮充足的情况下,短短半个月时间内,这些本不过是普通百姓的青壮,经过日日操练,已然多了几分军伍气息。
任平陪在李桓身边,站在高高的点将台之上,看着校场之上,上万精壮排着队列操练,喊杀声震天。
任平满脸笑意的看着李桓道:“大都督,这些可都是再好不过的兵员,只要多加操练,至多半年时间,便是一支精锐之师。”
李桓看着那些操练的士卒,脸上也露出几分满意之色。
正想说话的时候,忽然就见一道身影匆匆而来,尤其是脸上还带着几分凝重之色。
钱宁一脸凝重的大步而来,只看其神色,便是任平也忍不住心中一沉,能够让钱宁这位锦衣卫副千户如此反应,只怕是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啊。
李桓的目光落在钱宁身上,钱宁几步便出现在李桓近前,冲着李桓一礼,随即将一份密函递给李桓颤声道:“大人,大事不好,榆林道知府、卫指挥使等人联名上奏府衙,关外壶里部鞑靼人入寇关中,劫掠地方,尤其……尤其是……”
李桓没有看那密函,而是盯着钱宁,沉声道:“尤其什么?”
钱宁深吸一口气脸上满是忧色道:“尤其是朝廷调拨的数万石粮食,全数被鞑靼人给劫走了,哪怕是立刻调拨钱粮都来不及了,绥德州十余万百姓嗷嗷待哺,没了那些粮食,不知将有多少人要活活饿死……”
【嗯,近万字送上,兄弟们,最后二十四个小时了,看看你们的月票还有没,给投一下啊,别过期了哦。】
===第二百二十九章
那钦差李桓定不是什么好官【求订】===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李桓没有丝毫的反应,钱宁却是感受到一股如山的压力扑面而来。
下一刻就见李桓手中那一份密函化作齑粉,而李桓脸上则是一片平静之色,一股肃然的杀机扑面而来。
“榆林镇的边军莫非都是死人不成,朝廷养他们是干什么吃的,竟然让鞑靼人轻易入寇关中,挡不住鞑靼人,难道连示警都做不到吗?”
听着李桓的话,钱宁缩着脖子不敢开口。
就见李桓眼中闪过一道厉色冲着一旁的任平道:“任指挥使,你留下来训练这些士卒,坐镇西安府。”
任平闻言反应过来,连忙躬身一礼道:“末将领命。”
当李桓的目光落在一旁的关征身上的时候,李桓道:“关指挥使,立刻点起人马,随本督奔赴榆林镇。本督倒是要看看,这鞑靼人到底是如何潜入关中的。”
关征神色一肃道:“末将领命。”
很快苍凉的号角声响起,原本校场之上正在训练的上万兵卒不禁一愣,露出愕然之色,下意识的向着点将台这边看了过来。
不到盏茶功夫,滚滚烟尘而来,大地微微震动,抛开一部分训练新兵士卒的振威营老卒以及被李桓外派地方的士卒之外,振威营尚且还有近两千人。
那苍凉的号角声便是召集振威营士卒的讯号。
经过一番裁汰,整个振威营也就剩下三千多人,虽然不敢说全都是可比边军之中的精锐,整体而言,却也不比边军差多少。
甚至如果考虑到振威营士卒的披甲率的话,只是在装备上面,振威营绝对要超过九边重镇的那些边军。
如果说是先前的京营大军的话,披甲率可能还不如边军,但是经过裁汰之后,大量的老弱士卒被裁汰,而大量的兵甲自然也就闲置了下来,可以说此番振威营随同李桓出京,振威营几乎是清空了库存,三千多士卒,竟然全员着甲,哪怕是一个再普通的士卒,也至少有一身棉甲在身,再加上精挑细选出来的强弩、火铳、刀枪等利器。
虽然不敢说将振威营武装到了牙齿,但是比之边军来,绝对要强出一筹来。
所以说振威营的人马,真的对上那些悍勇的边军精锐,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这边李桓叮嘱了钱宁一番,关征身着甲胄,一脸郑重的向着李桓道:“大都督,振威营将士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听候大都督差遣。”
李桓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一众将士,沉声喝道:“众将士,鞑靼人寇关,杀入关中,劫掠我大明赈济灾民的钱粮,以至于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饥寒而死,你们说鞑靼人该不该杀。”
一众士卒闻言,眼中不由的流露出几分煞气。
“杀,杀,杀”
顿时喊杀声震天。
而不远处的那些新招募的兵卒同样也都露出了愤怒之色。
要知道这些新兵可都是从受灾的难民之中招募来的,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朝廷的赈济粮对于他们这些灾民到底意味着什么。
鞑靼人劫走赈济粮,那是将榆林道的受灾百姓推向了绝路啊。
一时之间,就是这些还没有训练多久的新军士卒都忍不住随着振威营的士卒高呼不已。
深吸一口气,李桓翻身上马,冲着关征点头道:“关指挥使,率领大军,随我奔赴榆林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7/10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