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户官开始第9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1/1028


果不其然,随着御史苏查开口,又有御史魏广开口道:“王阳明、李桓二人抗命不尊,我等身为督察御史,理当奏明天子,弹劾对方,绝不允许此等不尊朝廷法令之悖逆之辈存在。”
左洋目光投向一直坐在那里的陈文良身上缓缓开口道:“陈大人,不知您以为如何?”
众人的目光自然是看向了陈文良,要知道陈文良能够成为左都御史,执掌都察院,自然也不是一般人物,这位可是成化朝的状元郎,历数帝,又执掌南京都察院多年,在江南士林绝对是登高一呼,响应者众多的士林领袖。
而陈文良在文官集团当中也算得上是标志性的人物之一,此番进京,一方面是文官集团在朝堂之上安插自家人手,一方面也是急需如陈文良这样的老臣来压制渐渐有崛起之势的勋贵集团。
非但是都察院、这大半年的时间当中,文官集团可是从南京以及地方督抚大员之中抽调了十几名无论是名望还是资历都极高的重臣如今进入各部衙门之中。
陈文良在这些进京的官员当中甚至都入不了前三之列,不过即便如此,陈文良也可谓是文官集团的核心人物。
只是文官集团内部同样有着各种派系之争,很明显,陈文良与左洋并非是一系,李桓在朝堂之上隐隐有自立一方之势,自然而然的便有官员明里暗里依附于李桓。
陈文良虽然是文官集团的干将之一,但是谁也不敢保证陈文良对李桓到底是什么态度啊,所以说便有了今日这么一遭。
陈文良心中很清楚,左洋等人今日来拜见自己便是在看自己的态度如何。
心中一声轻叹,虽然说被人这么试探,可是陈文良倒也没有生气,怪只怪前些年他们这些人当中两面三刀之人太多,当初那么多人投靠刘瑾,以至于许多昔日故交好友反目成仇,在朝堂之上相互攻讦。
在一道道的目光注视下,陈文良豁然起身,眼眸之中闪过一道精芒道:“诸位,李桓、王阳明掌控大军,迁延不归,置朝廷法令于不顾,可谓是心怀叵测,本官乃是督察御史,职责所在,理当为天子监察天下,弹劾不法官员。”
说着陈文良目光扫过众人道:“本官意欲拟奏章一封上呈天子,诸位可愿与本官联名上奏,弹劾李桓、王阳明有不臣之心?”
陈文良目光灼灼,落在在场一众人的身上,几乎是将一众人的神色反应尽数看在眼中。
左洋眼眸之中闪过一丝笑意,御史苏查、魏广则是相视一笑,而众人之中不少官员看向陈文良的目光则是多了几分认可。
只看这些人的反应,很明显对于陈文良的反应很是满意。
而此时左洋捋着胡须笑道:“陈大人为天下士林领袖,今若上奏天子,弹劾李桓、王阳明二人有谋逆之心,必可警醒天子,功在社稷,能与大人联名上奏,此为下官等荣幸。”
【如有重复,稍后刷新一下】
===弟三百一十一章
百官群起而攻===
大明有朔望大朝,每逢大朝会,京中文武百官齐聚,可谓声势浩大。
这一日正值大朝,天色蒙蒙亮,文武百官便各自离了家门,在朦胧夜色之中向着皇城方向而来。
一辆马车之上,身为内阁阁臣的王鏊此刻正同一人相对而坐,若非亲眼所见的话,说实话还真的没人能够想到在这内阁阁臣的马车当中竟然尚有另外一人。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弘治年间的老臣,前大理寺寺卿左道林,左道林头发花白,面容清隽,一身儒雅之气。
左道林同王鏊乃是至交好友,在朝堂之上一同守望相助多年,只不过前些年左道林因为得罪了刘瑾,结果被刘瑾调往南京任南京大理寺一郎中,远离了权力中枢。
只不过就在数月之前,在王鏊的举荐之下,在南京坐了几年冷板凳的左道林再度复起,重回京中,官复原职,重掌大理寺卿一职。
两人相对而坐,就听得左道林向着王鏊道:“济之贤弟,今日大朝会,当真要百官弹劾李桓、王阳明二人吗?”
看左道林一脸凝重之色,王鏊神色郑重的点头道:“吉云兄,你回京也有一些时日,自不久之前大捷传至京师,那些勋贵是何反应,料想不用我说,吉云兄也该心知肚明才是。”
听到王鏊提及京中以英国公、成国公、泰宁侯等一众勋贵的反应,左道林也是忍不住神色凝重道:“众勋贵尽皆欢欣鼓舞,许多人更是摩拳擦掌,大有重现昔日勋贵鼎盛与我等文官分庭抗争之势。”
王鏊闻言冷笑一声,带着几分不屑道:“真是好笑,当真以为凭借着一场大捷,勋贵之中涌现出几名优秀子弟便想重现昔日勋贵鼎盛之相,简直是妄想。”
左道林则是没有说话,只是澹澹的看着王鏊,轻叹一声道:“勋贵想要复起自是难上加难,我等即便是要打压李桓等人,也可从长计议。”
王鏊摇了摇头道:“吉云兄所言不是没有道理,本来我等也没想着在这个关口之上去寻李桓的晦气,然而王阳明与李桓相互勾连,却是我等之心腹大患,不得不防啊。”
左道林闻言微微点了点头,心中明白,王鏊等人之所以非要在这个当口针对李桓,正是担心王阳明以及李桓二人合流之后势大难制,这才会迫不及待的要针对李桓、王阳明二人。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王鏊等人这次抓到了李桓、王阳明二人的把柄,可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真要是错过了这次的机会,一旦李桓、王阳明班师回朝,天子封赏过后,李桓、王阳明一党必然会成为他们的心腹大患。
一声轻叹,左道林道:“王阳明竟如此之不智,甘为李桓这等屠夫之党羽,老夫昔日还曾赞其为我大明之栋梁,不曾想其这般不自爱,自甘堕落。”
王鏊冷哼一声道:“数十万大军迁延不散,这绝非是王阳明一人可绝,只怕其中这正拿主意的当是李桓此獠。”
左道林深以为然道:“王阳明的确做不出这等事来。”
王鏊道:“所以说王阳明必然投了李桓,与李桓结为一党,要知道当初王阳明能够一飞冲天,为天子所喜,乃至简拔进入内阁,一切皆与李桓脱不了干系,甚至就是这次他王阳明能够统兵,为三军主帅,也是李桓保举。”
说着王鏊脸上露出几分忧色,一副为国为民的模样道:“全赖昔日费宏等同僚,这才将刘瑾一党的声势强压了下去,不曾想这边还没有铲除刘瑾这阉党,得李桓相助,勋贵一系竟有复起之相,真乃多事之秋啊。”
左道林捋着胡须,深以为然的道:“阉党要铲除,勋贵复起之势必须要打压,济之贤弟放心便是,今日大朝会之上,我大理寺一系绝对会站在济之贤弟一般,鼎力相助。”
王鏊闻听左道林之言,脸上露出几分笑意道:“若是能得吉云兄登高一呼,朝中必然百官影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1/10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