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12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7/2996


这让王向红心里头舒坦。
王老师回来后领着生产队把经济搞的很活泛,大家伙都看到好日子的苗头了,觉得生活有盼头了,所以干起活来格外的有劲头,比前两年还要积极活跃。
这是好兆头。
但是出来的艄公还是不够,还有十来个人没有出来。
这样他的心头又浮上了一层阴霾。
王老师把经济搞活了,可是搞的太活了,社员们最近劳动积极性不够。
因为他们发现自己什么不干就能分红个好几十块,在海上流汗流血摇橹一个月也才几十块,于是思想长毛了,有惰性了。
要不要把这件事跟王忆说说呢?
他正在思考,后面断断续续再次有艄公出来。
看起来有些懒散,但好歹人凑齐了。
这样他犹豫了一下,决定暂时不把这个问题反映给王忆。
毕竟现在自己才是支书,有些困难需要自己去解决,不能什么事都指望自己的接班人。
这样自己还干什么支书?还说什么为人民服务?直接让位算逑,回去催促儿子儿媳妇生孩子,自己带孙子去。
热爱祖国、一心为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他入党时候对着党旗举起拳头立下的誓言。
老支书是个信守承诺的人。
艄公们出海,他一边琢磨一边蹲在门口看听涛居,然后看见王忆也出门了。
于是他放下烟袋锅走过去打招呼:“王老师,又被我的声音给吵醒了?”
王忆打着哈欠摇摇手:“睡饱了。”
王向红哈哈大笑:“你要是不打哈欠我就信你的话了,对了,麻六同志被我安排在东峰家里头了,东峰家里还有两个空房间。”
王忆说道:“行,支书这个你安排就行,以后销售队去县里做买卖带上他,让他去卖平安结,如果我去市里就带他去市里,他很会搞销售。”
王向红点点头:“他是个人才,我昨晚点了钱,一共卖了五百五十块——他一个人竟然能卖这么些钱,了不起!”
王忆说:“所以咱们得把他给笼络好了,这种人才不能放走。”
王向红说:“我知道,其实我本来想把他安置在寿星爷家里,这样要是寿星爷有点什么事可以有眼前人能招呼一声。”
“对,这是好想法呀。”王忆说道。
王向红无奈的说:“但我跟寿星爷说了一声,不行,他是老派思想,家里不让外姓人进去住。”
王忆问道:“这么排外?”
“很排外,”王向红叹气,“他们甚至不欢迎外姓人在咱岛上长期居住。”
王忆不太高兴了:“这不是排外,这是愚昧、保守,没有大局观,不尊重人才和发展!”
王向红笑道:“看看你说的!”
“没那么严重,他们老辈人这种思想不能简单的用保守或者愚昧来评价,外岛环境跟你习惯的内陆不一样,这么说吧,咱外岛是一个个封闭的岛屿,对吧?”
“对啊。”
“那我告诉你,历史上咱这里很多岛屿发生过外来户赶走本地户的事,因为岛屿太封闭了,就这么个地方,能养活的就那么些人!”
他给王忆举例,说像多宝岛、姚黄岛这些岛屿都是前车之鉴。
多宝岛本来并不是有李、丁、王三个姓氏,同样姚黄岛最早也不是有姚和黄两个姓,本来都是一个姓,后来逃难的家庭到来,岛上的人接纳了他们,然后外姓人家通过书信把家族慢慢的给接了过来……
特别是姚黄岛,本来岛上只有黄氏一族叫黄家岛,然后姚姓有人来了,最后姚姓比黄氏更多,连岛屿名字都改成了姚黄岛。
甚至现在姚黄岛都不只是两个姓氏,有四个家族了!
王忆听后逐渐有点理解老人们的想法,同时他也隐约明白,王向红是在告诉自己,自己带来的外姓人有点多了。
于是他直接坦诚的反问王向红:“支书,你觉得徐老师、孙老师、祝老师还有麻六他们来到咱们生产队,这会剥夺咱们王家人的生产资源?”
王向红笑道:“好家伙,你小子寻思我在敲打你呢?这你放心,我好歹是党员干部,是在部队大熔炉里锻造与淬炼过的,我不至于这么短视和排外,人才的重要性我在部队了解的比你们还多。”
“我是跟你说说咱队里的情况,我估摸着后头多多少少有人会说点风言风语,让你做好心理准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7/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