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14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2/2996


司机说道:“石库门住好几户人家,一家一套煤气灶台。同志你是不知道,这沪都人小气哟,白天煤气灶台要各自上锁的——哦,现在也锁着。”
他对两人招招手:“看别的地方吧,厨房这个地方不是好地方,你们不知道,沪都人很小气的,烧饭时候他们抢占水斗洗菜淘米,容易磕磕碰碰。”
“碰到彼此心情好、好说话还好,碰到心情不好的、不好说话的,那磕磕碰碰就要变成邻里纠纷了。”
“邻里纠纷之后就是大家互相叫人,然后来打架、砸东西!”
听到这里王忆心里一动……
厨房纠纷……
互相叫人……
打架砸东西……
他给刘鹏程使了个眼色,凑上去飞快低语了两句。
刘鹏程捂着肚子飞快的走出去。
这时候王忆倚在厨房位置对司机说:“三哥,现在沪都的房子可以自由买卖了吗?”
司机作为外地人还真研究了这问题,他饶有兴趣的说:“可以,去年啊不,前年,80年的4月,中央说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新房子老房子都可以出售。”
“不过得是城镇户口。”说起这句话他有些不高兴起来。
这时候旁边有人凑了上来说:“今年4月又有新政策,中央同意在郑、常、平、沙四个城市进行新建公有住房补贴出售试点。”
“补充原则是个人负担三分之一,职工所在单位和地方政府各补贴三分之一,不知道什么时候这政策能来到沪都。”
司机说道:“售价是多少?要看售价是多少才能看补贴有没有意义。”
这人说:“售价就是以土建成本价为标准嘛,每平米建筑面积的价格在一百二十元到一百五十元之间……”
“你说的这个是公有住房全价出售政策的售价,那样一套住房的总售价相当于一个职工十年到十二年的工资收入总额或者一户双职工家庭五六年的工资总收入。”再次有人参与进他们话题。
这样讨论就热闹起来:“唉,一个人上班十多年才能买一套房子?太贵了呀。”
“补贴之后不贵了,不过补贴前的售价不只是土建成本价了,而是一百五十元到二百元,这样补贴之后每套住房的售价中个人负担大概相当于一个职工四五年的收入。”
“这样还行,不过这样对男孩子们来说还是太难了,他们要结婚不光要房子,还要准备房子的家具电器,冰箱、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
“确实太难了,男孩子哪怕读了大学毕业后一个月也不过58元8角钱,这样怎么去买房子买电器?”
“如果咱们是万元户就好了,你看报纸没有?我们沪都出了个陆荣根,他说他去年承包养鸡一年收入超过一万五千元!”
“假的,真正的万元户谁敢承认?我看《新民报纸》上说有人靠承包集体果园致富成为万元户,然后大队干部天天上门吃喝,各种会议、上级来人、大队放电影演戏都要他家管饭,公家的吃完了嘴巴一抹屁股一抬就走了,不给钱也不给粮……”
“作孽哟,这是犯了红眼病啦……”
话题从买房转移到万元户,来参与讨论的人员越来越多。
王忆很钦佩。
82年的沪都人跟外岛老百姓就不一样了,人家不关心粮食不关心蔬菜肉食,关心的是房产和金钱这两个话题!
刘鹏程回来。
他从前门进来打眼一看,看见王忆被一群人包围了便急忙大声问:“小王你被人欺负了吗?”
王忆赶紧摆手摇头。
刘鹏程一愣:
刚才王忆给他下达了作战计划,待会他们找理由跟杂耍团产生纠纷,然后以叫人来帮打的名义将民兵队给调进来,趁机将杂耍团一网打尽。
这会他看着不少人围着王忆嚷嚷还以为王老师性子急,已经展开计划了。
王忆从人群里挤出去,几个来做饭的老阿姨还在围绕万元户问题进行谈论。
他走出去后天井里擦鞋的男子抬头看他。
见此王忆不高兴的指着他说:“你瞅啥?”
男子顿时低下了头。
王忆愣了一下。
沪都不是东三省,这个挑事的法子不好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2/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