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1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2996


这猪肉确实够肥,不知道是农村俗称的几指膘。
王忆拿手指在肥肉上比划了一下,然后没有比划明白。
一扇猪肉107斤,一扇猪肉102斤。
这猪长歪了。
备货齐全,他可以随时返程了。
有些东西他不准备在22年带过去了,比如玻璃、比如镜子,这些县里供销公司都有,不过得凭票购买。
队里有玻璃票,县里支持的,另外王忆能捣鼓到——女士牛仔服给女售货员潘锦华送过去,还不是轻轻松松能得到一本的票证?
到时候走一下潘锦华的后门,请她帮忙去买点玻璃应该问题不大。
支援外岛偏远农村教育建设嘛!
等他再回到出租屋,雨势彻底大了,都说春雨贵如油,今天的雨却是瓢泼一样的下来。
王忆网购的一本改革开放发展史到了,他简略的翻阅了一下发现用处不大。
他需要知道82年的生活细节,了解大城市、南北方、男女老少的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以此来方便往82年带货。
要知道之前他带火腿肠过去就差点漏了马脚。
82年国内还没有火腿肠呢,一直到86年在一个国际食品博览会上,才有中原的一家食品厂老总发现了生产线机器将之引进于国内。
这次他是带着手摇发电机回天涯岛,这样的话他就有电了,一些简单电器可以光明正大的使用。
比如电灯,比如收音机。
这样他需要一些七八十年代的老电器,这不好买,网上出售的倒是不少,可需要严查规格还要跟卖家具体协商。
很多老电器都只剩下一张皮,是用来当纪念品而不是日用品的。
王忆翻了会手机翻花了眼,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得找个助理?
但想了想没有合适人选,只有少年时一个叫邱大年的老同学不错,却也有两年没联系。
这事被他记在了心里,但他不急着操作,毕竟他现在有大秘密,做出任何决定都得三思而后行。
翻阅手机的时候他了解到一些事。
八十年代比自己想象中要贫困但也要发达,贫困的方面他已经有所体验,发达的方面是在其他地区或者城市,以至于他在外岛接触不上。
就拿发电来说,他一直盯着柴油发电机,其实这年头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都开始发展了。
特别是太阳能发电应用已经出现了,最普遍的是一种太阳能灶:
太阳能板像是一把伞柄朝向天空的雨伞,伞面是太阳能板,有导热架相连,导热架上是铁水壶、小锅子。
这种灶一般用来烧水、煮饭,但不好炒菜。
王忆仔细的研究着,然后睡着了。
春雷声和雨声太催眠了,虽然偶尔会有车子从门口经过制造噪音,可车轮溅水的声音也很助眠。
一觉醒来是下午了。
王忆看看时间快三点钟了,便打开时空屋回到82年。
82年的今天也下雨了。
细雨朦胧。
他这次把手摇发电机给带过来了,但他不打算直接带回岛上,而是去了一趟邮电局。
发电机拆开了,里面是零件,包裹后放入木箱里可以邮寄。
他打算通过邮寄送到岛上。
不能每次都是自己出一趟门然后把东西带回去,这样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容易惹人怀疑。
他得利用起官方力量,这更能增加真实性。
这年头邮寄货物还挺严格的,还好王忆有队里开的介绍信。
他把介绍信给邮电局值班员看了看,说道:“同志,我往家乡邮寄点东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