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17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7/2996


一听这话,徐横当场惭愧的低下头。
这个委实是硬伤了!
但是等到王忆离开后他继续对漏勺说:“老漏、老漏,给我留几块肋巴骨……”
王忆中午头跟着吃排骨米饭。
他弄了一碗米饭浇上点汤,坐在门市部里西里呼噜一扒拉。
完活。
青婶子端着个碗来买豆腐乳,她说道:“王老师,米饭配豆腐乳也好吃,你弄点豆腐乳进汤里拌一拌,可下饭了。”
说着她自己都感觉馋了。
于是她便咬咬牙说:“算了,给我称五斤大米,今天晚上家里焖米饭吃,鲜豆腐乳、鲜大米饭,今晚家里过年了。”
王忆听她这话说的有趣便哈哈笑,说道:“婶子那我给你多打点豆腐乳汤,你愿意用汤来泡米饭让你多泡点。”
青婶子闻言大喜:“好,王老师你大方,这样等我待会吃了饭我去岛后寻摸寻摸,看看能不能给你找几个拳螺。”
王忆说道:“漏勺跟你们说的我想吃拳螺?”
青婶子说道:“漏勺?不是,是支书说的。”
王忆估计是漏勺跟王向红说了这件事,于是他吃过饭把碗筷推给王新国:“我去支书家里一趟。”
他给秋渭水拿了一件毯子,溜达着下山去了王向红家里。
王向红也正在吃饭,他跟秀芳两人继续吃咸鱼就饼子。
嗯,今天是咸带鱼……
王向红看到他进来后点点头说:“王老师你过来了?正好,我还有个事寻思着跟你说说,省里下来的红头文件,让我们要向国家劳动模范袁隆平同志学习。”
王忆一听这话精神一振。
这人我熟啊。
22年那时空,我可是在书上新闻上看到过很多次呢。
王向红咳嗽了两声继续说道:“今年上个月,袁同志去国际水稻研究所参加国际水稻学术报告会时,被各国的专家授予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呼。”
“我找了当时的报纸看,这件事是千真万确的,那个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所长告诉了各国领导人,将袁同志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是因为他的研究给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带来了福音。”
“所以现在国家牵头由各省市和地区自己主导,广泛开展向袁同志学习的活动!”
王忆说道:“这是好事,咱们怎么学习呢?”
王向红喝了口水后沉思说:“这件事得由你来主持,因为我现在还没有搞清楚,这个杂交水稻是什么东西?”
“杂交嘛,多简单的东西,驴和马配种生崽就叫杂交,能生出个骡子来,对不对?”秀芳踊跃的发表意见。
“所以我琢磨着这个杂交水稻就是国家要发动咱们老百姓,让水稻和其他的庄稼杂交,看看能杂交出什么东西。”
“所以这事真得王老师主持,这肯定是高科技,需要高深的文化才行。”
王向红皱眉说:“你女同志不懂别乱说,王老师她说的对吗?不对吧?这次学习活动是学习袁同志的科研精神和奉献精神,怎么还去让咱们搞起了高科技研究啊?”
王忆笑道:“对,支书说的对,咱们搞不了这个研究的,你们搞不了我也搞不了。”
“不过秀芳嫂子关于杂交水稻的理解也对了一部分,什么是杂交水稻?它不是水稻和别的庄稼去杂交,是不同的水稻品种之间进行杂交!”
“比如有些水稻长得结实抗倒伏但是结下的稻米少,有些水稻结下的稻米多但是又不抗倒伏。”
“如果将它们进行杂交,就能得到既能抗倒伏又能结下更多稻米的好品种水稻。”
秀芳关心的问道:“如果得到的是既不抗倒伏又结稻米少的坏品种水稻呢?”
王向红拍拍桌子说:“你怎么不念着国家点好啊?而且你这工作还没有展开先考虑失败,这叫什么?这叫投降主义嘛!”
王忆笑道:“支书你先别急,我嫂子说的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所以我才说要搞杂交水稻技术你们搞不了我也搞不了,袁专家为什么能搞?”
“因为他有着强大的知识储备和研究能力,他和他的团队存在的意义就是怎么让杂交水稻获得上一代亲体水稻的优势基因——简单来说就是让崽子水稻怎么去得到爹娘身上的优点而抛弃爹娘身上的缺点!”
王向红点点头说:“这就对了,这是人家专家、知识分子的本事,我看报纸上说,袁专家今年被聘为农牧渔业部技术顾问了。”
王忆兴致勃勃的说道:“袁专家很厉害的,我也在书报上看到过他的壮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7/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