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18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4/2996


白酒、黄酒和啤酒——全是好酒。
白酒是五粮液,黄酒是古越老酒,啤酒是琴岛啤酒瓶子灌装了22年的原浆白啤酒。
王忆收购的那条生产线很先进,不光能包装食品和罐头,也能给液体做重包装。
琴岛啤酒瓶子灌了原浆啤酒后,有机器给它进行消毒处理和重新加盖。
这样酒一上桌,杨兵又是一惊:“你们这真是太破费了吧?这得多少钱啊?”
王忆知道这句话的潜台词:
就你们这样生活水平的村庄,还用我们单位支援?反过来让你们支援我们还差不多。
于是他便从容的笑道:“杨主任您是误会了,这些酒都算是我们借花献佛。”
“怎么回事呢?陈科长知道,我们队长啊是一位老海武,他有一位战友现在在我们县里的供销公司做总经理,然后是这位总经理送我们队长几瓶好酒。”
“我们队长不舍得喝,这是听说你们来了,才拿出来招待你们……”
一听这话,杨兵心里不但没了芥蒂还顿时多了感动。
多淳朴的乡亲。
多好的人呀!
其中一个中年人听了王忆的介绍后诧异的问:“王队长您是老海武?海上武工队的队员?”
王忆笑道:“对。”
中年人问道:“那您是哪年的海武?是第几支队的?或许您和我父亲、我叔伯是战友呢,我父亲是41年的海武,东海二支队五大队的。”
王向红顿时来了兴趣:“你父亲是二支队的?他叫啥?我是四支队,但我们当时一三支队经常联合作战、二四支队则一起联合作战。”
“五大队、五大队我有印象,他们有个大队长叫杨大仁,我们都叫洋大人。”
“那您肯定认识我大伯,我大伯也是五大队的,他是副队长叫徐金城!”中年人笑道。
王向红顿时‘啊’了一声:“徐金城我当然认识,44年鬼子临死反扑,疯狂扫荡海外的抗日战士,我们二四支队曾经与他们进行过一场激战,其中在飞来石战役中,你大伯牺牲了!”
中年人上前握住他的手说道:“对的、对的,我大伯正是牺牲在飞来石岛屿上,今年清明节,我父亲还带我去祭拜过他和当年牺牲的前辈们!”
大胆介绍道:“我们队长当时是我们乡小队的小队长,后来进入主力部队后级别下调一级成为了一名班长。”
王向红唏嘘说:“徐金城老徐啊,我还大概记得他的样子,一脸大胡子,但有文化,二大队的同志当时都叫他海上关二哥,因为他还有一本《春秋》,有时候会看《春秋》。”
“飞来石战役惨烈啊,你大伯是好样的,他当时爬上了山顶亲自去吹冲锋号,那家伙号声在山顶没有阻碍,传的远呀,飞来石岛上还有海上都是他的冲锋号声!”
说着说着,王向红眼睛眯了起来,有些泛红:
“那一仗打的!小鬼子厉害、火力勐,光是机枪阵地就布置了十几个,炮艇两艘、快枪艇五艘,我们两个支队当时各调集了一半的力量,合计了四千多战士伏击他们。”
“说起来你们都不信,小鬼子当时只有一个满编的中队,大约是240人,另外还有几百个狗汉奸,结果我们……唉。”
他叹了口气忍不住摇头,“我们牺牲了一千多战士,最后也没包圆了这个中队,还是让人家乘坐炮艇跑了一半,不过狗汉奸倒是全拿下了。”
王忆说道:“当时鬼子火力那么勐,人家又是职业军人,咱们海武不管是训练水平还是武器装备都跟人家差那么远……”
“这话不假。”寿星爷接上他的话,“那年头我还年轻,海武打仗、我们摇橹送粮食。”
“鬼子的炮艇勐啊,上面船头船尾都有炮,咱们整个海武四支队——一个支队,一门能搬上船的炮都没有,只有塞在山里的土炮!”
“这怎么打仗?只能是战士们不要命的争取拉近距离去拼刺刀。”
王向红摆摆手说道:“先不说这些了,要吃饭了,想起这些是越想越吃不下饭。”
他问中年人道:“你既然是徐金城的侄子,那你爹是徐银城了,他还好吗?我们是见过几次的,不过说话不多,要不是你提起徐金城,我还真记不起来呢。”
中年人暗然说道:“不太好,脑子有点问题,有时候清醒有时候湖涂,今年清明节去过飞来石岛之后,他脑子就一直湖涂着。”
“不过湖涂了也好,”他又苦笑道,“我爹是看着我大伯和我三叔战死的,受到一些刺激,清醒时候挺不舒服,喝了酒或者有时候睡着觉,然后就开始哭……”
王向红拍拍他的手臂,说道:“吃饭,咱们吃饭。”
中年人叫徐计划,王向红特意跟他坐在了一起。
两桌分开。
推杯换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4/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