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19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2/2996


“可是我们这么多户需要多少砖瓦呢?难道全从内地去采购吗?那需要多少运力、多少附加费用?”
“所以如果我们社队企业可以发展出一个砖窑厂,不光我们队里建房有砖头用,以后还可以面向整个外岛的乡村进行供应,既满足我们需要又能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
“我认为这是一件双赢的事!”
魏崇山看向叶长安:“这同志很有想法,不过这个项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你谈谈看法。”
(
===381.小康典范村(新的一周求票哈)===
有没有操作性?
不管谁看这活都没有操作性啊!
叶长安甚至低声问王忆:“在外岛你搞工厂,这活是怎么想的?咱们外岛没有工业基础也没有工业发展条件!”
王忆可以嬉皮笑脸的喊口号来糊弄王向红,可不能用同样方法去糊弄叶长安,实际上他也糊弄不了人家。
于是他就从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未来前景这几个方面来分析起来。
外岛确实没有工业基础,但总得发展民生。
砖头瓦片这些东西在改革开放后肯定有需要,就像二十一世纪的丈母娘们掀起了城里的购房热一样,丈母娘们也会在八十年代掀起建房热。
没有个新房子想要娶媳妇,不容易!
另一个国人对房屋有执念,不管是农民还是渔民,手头阔绰了第一选择都是先翻新房子或者直接起一座新房子。
这点叶长安和魏崇山都赞成,可他们觉得在外岛建一座砖窑厂太难了。
没有条件。
砖窑厂所必须的水、土、电、煤、技术和机器,他们盘算了一下,这些所需元素中只有机器好解决。
魏崇山在工业部门有熟人,可以帮忙牵头买搅拌机、砌砖机这些主体设备。
王忆一听这行啊!
他这边最容易解决的是技术,这点他已经安排邱大年在22年给他搜集了,不惜花钱请技术员来指导。
但砖窑厂需要机器,小型的机器还行——除尘机、降温用的风扇等等,这些他可以从22年偷偷往82年带。
像是搅拌机、砌砖机这种大型机器他就没辙了,如果魏崇山和叶长安能帮生产队解决这需求,那他觉得这砖窑厂有一半几率能开起来。
他现在是认真想要搞一个砖窑厂的。
有了砖窑厂,生产队盖楼就轻松了。
看他态度坚定,魏崇山便对叶长安说:“这个项目是有利可图的,还是在利国利民的基础上有利可图,你们县里应该进行适当的搀扶和帮助。”
“但是实行过程中注定很难,所以这样吧,王老师你要是真想搞这项目,我帮你联系砖窑厂进行实地考察,你还需要找土、找煤来供应,对不对?”
王忆说道:“对,这些都需要考察和选定供货商。”
魏崇山说:“你得先考察,考察之后出具一份计划书,计划书可行了,我们工作组再帮助你执行,怎么样?”
王忆痛快的说:“领导说的对,理应如此!不具备可执行条件的计划,那叫胡来、那叫浪费!”
“办工厂这种事是大事,必须要稳妥推进,起码有个八九成的建起把握后,再开始动工!”
魏崇山笑道:“好,你明白这道理就好,办工厂做生意,最怕的就是一拍脑袋下决定。”
“热血沸腾的开头,结果热血持续不过三秒,遇到点困难就打退堂鼓,最终心灰意懒的收场,这是极不可取的。”
叶长安指了指王忆说:“这点我不怕,我这个孙女婿做生意是一把好手,别看他年轻,做事很稳妥,帮助他们生产队发展的很不错。”
“哟,老叶你这是老丈公看孙女婿,越看越欢喜呀。”魏崇山跟他开起玩笑来。
王向红说道:“我们的王老师确实做事稳妥,他来到队里后帮助队里建起社队企业,开展了几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很成功!”
魏崇山说道:“看出来了,也能看出你们队里的社员非常活跃、非常自信,精气神很好!”
他又扭头问王忆:“开办砖窑厂可不是一天两头能办起来的,你后面还有什么计划吗?针对你们生产队进行的生活、工作、娱乐等各方面的计划,有吗?”
王忆说道:“还真有,这不是秋高气爽了吗?我委托我们在沪都做小买卖的社员帮忙买个排球和排球网。”
“女排同志们夺得了世界冠军,国家号召人民学习女排精神,然后我就想着在生产队组织个排球比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2/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