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0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93/2996


这些蹲便器没法临时变现,王忆就说他联系在沪都海关的同学家里来找关系买一批。
正好麻六和王东义又要回来一趟了,他准备把蹲坑器之类的一些东西直接送到沪都那边的一个仓库去,明天让陈进波过去搬取,再转交给麻六和王东义带回来。
这次除了蹲坑器他还准备了石英钟,给家家户户卖一台石英钟,又准备了一些四脚拐棍。
天气冷了,队里老人穿衣厚重、行走不便,王向红也是考虑到这方面的原因所以才给全队推行厕所改建计划。
王忆以此为基础,联想到可以给老人们配个拐棍。
山路难行,这年头还没有的四脚拐棍很适合,稳定性极强,对老人的帮助下极大。
他们喜欢冬天出来凑一起晒太阳,王忆本来想给他们买拐杖椅的。
这种拐棍带着折叠椅。
但天涯岛随处可以坐,老人们出来晒太阳多数是不会带马扎小板凳的,都是直接到祠堂前找石头坐下就行。
那是岛上老人世代晒太阳、乘凉和讲古的地方,石头已经被盘出包浆来了,他们用不着折叠椅。
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他最终选择了一些四脚拐棍。
琢磨着这回事,他拿出一个本子做着计划,然后几个学生跑来找他,递给他几个大野果子。
果子挺大的,是八月瓜。
得益于良好的自然条件,每到时令,天涯岛的山林间就有成串的八月瓜挂满枝头。
成熟后的八月瓜会变为紫红色,沿腹缝线自然炸开,露出乳白色的果肉。
八月瓜的名字迄今为止已经有千百年,所以它里面的‘八月’说的是农历,起码在外岛是农历八月瓜才熟。
吃八月瓜很有讲究,不能早摘,也不能晚摘,炸开即食为最佳。
每当八月瓜要熟了,天涯岛的大人小孩早晚都要在山上转悠,因为吃这个瓜要抢占先机,不仅要赶个恰当好处的时候,还得斗得过漫山遍野的鸟雀:
它们更会吃瓜,八月瓜一旦炸开鸟雀就会争先啄食。
所以别看山上八月瓜不少,每年真正能进入社员们口中的不多,这次学生们就是凑巧摘了几个给他送了过来。
瓜已经炸开了,王忆进一步拆开露出里面雪白厚实的果肉,用勺子舀一块塞进嘴里,香甜软糯,细腻嫩滑,滋味很好。
而且因为这两天天寒地冻的缘故,八月瓜的果肉很冰凉,他用勺子舀着吃,就跟吃果味雪糕一样。
等到下午下工,王向红便在大喇叭里喊了一声:“全体社员请注意,全体社员请注意,王老师这里有咸菜水,那个家家户户来个人,拿个瓶子或者说盆子过来接咸菜水。”
王忆之前答应过指导社员们做咸菜,他言而有信,买了浓缩泡菜母液。
这东西是用老泡菜母水、食用盐、野山椒、柠檬酸、食用糖和食用添加剂做成的,一斤母液能调出二十斤的泡菜水。
基本上家家户户两三斤母液便够用了。
王忆教了他们配水的比例,然后找了个盆子做了刻度,一盆就是一斤,给社员们分泡菜母液。
这母液颜色不算很澄净,主要是里面的老泡菜母水是做过泡菜了的,不过味道很好。
黄小花头一个领到泡菜母液,她要了三斤,然后闻了闻笑道:“娘咧,闻起来就是酸甜辣味俱全,王老师,这是你自己调的吗?这家伙腌咸菜肯定好吃。”
王忆说道:“不是我自己调的,是找泡菜工厂要的母液,这东西真的很不错,酸辣开胃。”
“那个现在没有下来白萝卜和白菜,你们先腌胡萝卜、大蒜、辣椒、长豆角之类的,特别是酸豆角,这个一定要腌呀,酸豆角可好吃了。”
以后到了冬天开始杀猪,酸豆角用猪油一炒下米饭特别香。
再一个酸豆角炖肉也很好吃,酸辣解腻。
大胆摇橹上工回来,特意问王忆:“王老师,我要去清鱼,你要不要跟着去看看?”
王忆说道:“算了,我走不开,后面吧,你先去吧。”
“清年鱼?”排队的人里有问他的,“你们要是清年鱼那能带着王老师吗?这天多遭罪呀!”
王忆问道:“清年鱼不好受?”
排队这些人便纷纷说起来:
“不好受呀,这两天多冷,你清钩子就得下水里忙活,太冷了,冻的人打哆嗦。”
“冷还不要紧,主要是那个形象不好,清钩的人得在胸前挂个搪瓷缸子,缸子里放上提前准备好的鱼食,然后顺着鱼钩的连线走,见鱼就清下来,见空钩就换上新鱼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93/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