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3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1/2996


王忆喊道:“去黄龙公社那里办了点事,太晚了就没有回来。二叔、五叔,你们给船上漆啊?别上了,我帮生产队买了一些新型船漆,那船漆好,对木头的保护力更强。”
听到这话老汉们精神一振:“王老师你还买了船漆?是不是很贵?”
王忆摆摆手:“不贵,很好用,等我礼拜天给生产队捎回来。”
“有没有买网。”几个妇女在码头后面一边收拾渔网一边笑。
王忆过去看了看,妇女们不是在修补渔网,是在将渔网和一些又粗又长的大竹竿给整合在一起。
这些渔网是他以前未能见过的样式,自前向后网眼不断缩小,最前面网眼大,最后面网眼小,很小,就跟蚊帐似的。
常金玉说道:“这是要推虾皮了呀?”
她随口这么一说,王忆就明白妇女们收拾这渔网是要干嘛了。
正如常金玉所说。
生产队今天要安排人去推虾皮。
对于内陆的人家来说,虾皮就是虾皮,一种扁扁的好像没有虾肉的海鲜小干货,用来包水饺、包子或者放入馄饨汤里调味所用。
但对于外岛渔家来说,虾皮是一种虾,他们把可以晒成虾皮的那种小虾直接叫做‘虾皮’,其实它们是毛虾。
毛虾是个分类,但外岛把很小长不大的虾都统称虾皮,所以王忆也不知道它们具体是什么品类。
推虾皮就是用他现在看到这种渔网来推,这渔网前面网眼大易于漏水,便于在海中行走,越往后网眼越密,于是进网的小虾被水流冲击到两边去,它们不易被漏掉。
妇女们要做的就是把渔网两边固定在竹竿上,简单来说就是把鱼网两端套在竹竿上,呈扇形摊开,将竹竿呈锐角绑住,并在距顶点约半米处绑一横木杆,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进行固定。
这样推虾皮的时候,渔民要在水中行走,他们两手推着横杆两端,两根竹竿的连接处抵在肚皮上,看到哪儿有小虾就往哪个方向推网。
很辛苦。
很熬人。
推虾皮可不能在渔船上作业了,得去海水里行走,这大冷的天半边身子泡进水里,那不是折腾人吗?
但是没办法。
渔民和农民一样,要吃饱饭哪有那么容易呢?总得玩命干活才行。
说句实话,22年小年轻们干不动了可以躺平,因为饿不死。
82年谁敢躺平,这真的还是能饿死人的!
这年头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三顿的结结实实吃饱饭——别说吃细粮吃到饱,能吃粗粮吃到饱,那也是幸福家庭了。
收拾渔网的妇女说:“王老师,队长说了,今年晒出来的虾皮也给你留着,咱们队里甜晒虾皮可鲜了,比虾米还要鲜。”
“等你给你同学他们邮寄几斤,他们过年一定得包饺子对不对?让他们用上咱队里的鲜虾皮,肯定好吃。”
王忆一听这话暗地里咬了咬牙。
得了,队里这是帮他晒虾皮呢,那他不能在岸上看热闹,得帮忙一起去推虾皮了!
他看看升起来的太阳,暗暗祈祷今天太阳公公可给力点,火力一定要猛、一定要旺,海鲜才需要保鲜,蛋只要常温保存。
===444.冷海推虾皮生活小确幸(再求票啊)===
他下码头要去山上先经过王向红家门口,看见王向红正叼着烟嘴做葫芦瓢。
厨房里一锅开水,老队长把成熟的葫芦放入锅中摁下去,烫煮一会后取出来从中间切成两半,挖出瓜子和瓜瓤放到太阳底下晾晒就好。
王忆进门去打招呼:“队长,吃了啊?”
王向红说道:“嗯,你们在黄土公社肯定也吃了吧?老黄还指望咱给他们打井呢,我就知道他昨晚会招待你吃一顿,但没想到会直接留下你睡觉。”
王忆叹气道:“上次他们过来,黄老师下手太狠了。”
王向红哈哈笑:“怪黄老师下手狠?这是他们自己酒量不争气。黄中强平日里吆三喝四怪能的,动不动就说起他在西北边疆喝酒的事。”
“我还以为他多能喝呢,结果就这?”
王忆说道:“你别就这了,我连就这也没有,昨晚被他好一顿灌呀……”
“王老师,你回来啦?”门口突然传进来一个不对劲的声音,冒出来一张王忆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脸。
王忆的声音戛然而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1/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