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4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00/2996


但这就是82年的风潮。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生产队的社队企业办得很好,不缺学生们来捡煤、扫煤土所节省下来的一点钱。
可一码事归一码事,生产队可以掏五千块买一台机器,但不能掏五十块买一吨多的煤炭然后让学生们坐享其成。
这不是王向红自己的观念,这是时代气质,现在哪怕城里的学校也会在冬天组织学生们在课后或者周末挎上小篮子去各机关单位捡煤的活动。
因为学校不光想要省钱,也想要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学生们践行国家所提出的‘勤俭节约’口号。
王忆得尊重这时代的传统。
于是他说道:“三组长那你来调人吧,到时候你准备怎么着?是兵合一路秋风扫落叶,还是兵分多路各自突击?”
王祥雄说道:“兵分多路最省事,效率最高,可学生们跟这些机关单位不相熟,有时候得去机关大院里捡煤,人家不一定让进。”
“所以还是我领着吧,我跟国营食堂都熟,可以把学生领进去;治安局是咱们有庄局的关系,进去捡个煤渣这种事不算走后门,人家会让咱们进去。”
“粮管所和百货大楼那边有熟人,我认识他们两个单位的锅炉工,项玉环娘家大哥在百货大楼的锅炉房上班,他女婿在粮管所的锅炉房里。”
王忆听了他的话后明白了。
原来选的这些机关单位都是有关系的。
他想了想说道:“那县委大院呢?咱们也有关系,去他们煤灰里捡点煤渣、废煤球,这没问题吧?咱们是在践行国家关于‘艰苦朴素’的作风指令嘛。”
王祥雄笑道:“你爷爷早就践行了,县大院不用去了,里面煤都是烧彻底以后才会倒掉,煤灰里什么都没有。”
“真正有料的是县医院、铁具厂这些地方,他们是烧煤大户,又财大气粗……”
“那就去!”王忆说道,“县医院后勤副主任杨树秋经常来咱们队里买月饼糕点,我跟他相熟,过去捡点煤渣不是事。”
“铁具厂这边咱们也有熟人,他们看门大爷还有几个领导夏天吃咱们的海鲜凉菜、冬天吃咱们的烤红薯和糖炒栗子,现在去捡点破烂他们不至于还不让咱们进门。”
王祥雄打了个响指说道:“好,这样咱们今天收获差不了!”
“走吧,咱们先进煤场开票买煤,钱都带上了?”
王忆拍了拍腰包。
里面鼓鼓囊囊。
西山煤场建在一片盐碱地里,四周用铁丝网围墙,大门口洞开,左右有荷枪实弹的战士在站岗放哨。
各地煤场是现在亡命之徒作案的重灾区,因为这地方有钱,每天来买煤的车水马龙,一进一出都是钱。
从78年开始国内出现多起煤场抢劫大案,都是歹徒持枪抢劫并杀人,性质很恶劣,所以各地政府借调来士兵守煤场。
煤场里车来车往、人多马杂,扬起的煤灰飞起几十米高,有煤炭堆积的十几米高,连绵起伏,真跟一座黑山似的。
除开一座座或大或小的煤山就是一些平房,王祥雄领着王忆等人去开票。
然而不管是私人还是单位集体买煤都在一个地方开票,队伍排起了长龙似的购煤大军,前进速度缓慢,让人焦急难耐。
王忆露出不耐烦的表情,然后便有个青年凑上来问道:“想快点买煤吗?走后门给十块钱,立马就能装车。”
黄牛来了!
王忆一听之下就气炸了。
医院挂号有黄牛,火车站买票有黄牛,这在82年买个煤开个票还有黄牛?
黄牛无处不在啊!
他剑眉一挑、怒气ax,准备充当一回执剑人,好好的去扫清这世道上的不平事,以涤瑕荡秽、廓清寰宇,守护社会秩序!
王祥雄看到他要发飙赶紧拦住他,咬着耳朵低声说:“王老师你先别发火,你要干啥?”
王忆盯着青年说道:“这里有人当黄牛,不守社会秩序,我看不过去!”
他不怕王祥雄不懂黄牛的意思,因为旧社会的时候就有这个说法了,而且这说法最早出自跟翁洲邻近的沪都。
旧社会的时候车夫穿黄色马甲,做的都是累活脏活,每天低着头拉车跑,勤勤恳恳就跟老黄牛一样,而且收入不高,这点也跟黄牛一样,吃的是草,干的是重活,所以便别称之为黄牛。
后来汽车、火车出现了,交通发达了,车夫们经常在火车站和汽车站接活,时间长了他们熟悉了售票工作也跟售票人员认识了,有人就请他们帮忙去买票,额外加点钱当好处费。
这样黄牛和黄牛党的称呼便流传开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00/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