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4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11/2996


王忆说道:“烧什么煤,以后有我们技术员跟你们对接,反正你们尽管送煤过来就行,以后我们砖窑厂和我们生产队只要用煤就用你们家的!”
于文山这人值得信赖。
听了王忆斩钉截铁的话,于文山也挺感动的,说:“王老师,我刚才在煤场里就已经听你们当地人说话听出来了,你这个人是有威望、有道德的好人。”
“没问题,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咱们做买卖要讲诚信、要一言九鼎,你说你用我们的煤,那我就回去给你准备煤,然后给你们送过来。”
“你可以放心,我不用你付定金,我亲自给你押运煤炭,到了以后你们检查,检查这煤没有问题我再收钱。”
王忆摘下手表递给他:“我身上还真没带定金,不过这块手表送你了。”
“别的我不敢说,我王忆确实是讲诚信的,你可以随意在我们县里打听,应该有不少人知道我和我们天涯岛。”
“这批次的煤,你给煤场送过去,下一批次开始,就可以往我们岛上来运煤了。”
于文山将他手里的手表推回去,笑道:“这次也可以,我为啥要跟我伙计在煤场演戏搞推销?因为我们多带了一百吨的煤过来出售。”
王忆把手表给他戴上,说道:“一百吨?行,那这批煤我们生产队全吃下了,就是这里的煤吗?”
“要就是这些煤,那我们正好有船,到时候让船停靠过来多拉上个几趟,把这些煤炭都拉过去!”
“对了,你们社队企业有煤是不是也有炭?”
于文山点点头:“烧炭炼焦技术简单,土窑就能烧炭。”
王忆说道:“给我也弄一批炭,我还需要炭!”
===454.煤粉煤土带回家岛上烟囱飘烟起===
王忆去码头开船,雇佣力工准备装船。
另外他也打听了一下刚才的老人和孩子。
挺好打听的。
刚才老人带着两个孩子挑着担子从码头上穿过,不少人看到过他们。
也有不少人认识他们。
于文山真是个狠人,他的推断一点都没错!
老人叫邵光来,有两个儿子四个闺女,其中小儿子早年因病去世,大儿子邵建兵在海防上工作,是一名海防警。
早在七十年代的时候海上走私案件频发,走私犯都是开快船、持冲锋枪。
海防警的压力大、工作危险,就跟日后的缉毒一样,这年头走私比搞毒的利润还要大。
电影《树大招风》里头,任贤齐演的叶国欢曾经是敢于警方火拼的悍匪,但后来却转行干起了走私水货电器。
因为他发现走私水货电器比抢劫还要暴利……
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挺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
走私利润太大,亡命之徒太多,海防警出任务经常要与犯罪分子进行血战。
邵建兵就是74年牺牲了,为了堵住犯罪分子他身中三弹,当场牺牲。
于文山推断的很正确。
邵建兵牺牲之后,治安局和县政府都给他家庭有所补助,更有抚恤金,但邵光来把抚恤金全给邵建兵交了党费……
码头上的老水手们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面色复杂。
放在74年的时候,全县人听说这件事后都先竖起大拇指夸赞邵建兵爱国爱党爱人民。
因为海防警每次出任务都会留下一封遗书,邵建兵在遗书里写明了抚恤金用途,那便是给自己缴纳余生的党费。
然后他们还会竖起大拇指夸赞邵光来识大体、有觉悟,遵从了儿子的遗嘱,让儿子将一生、将自己的所有献给了祖国。
这事当时办得敞亮,全县各单位和学校还发起过学习邵建兵同志的热潮。
但是时至今日民情已经变了。
改革开放之后,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全民膜拜英模的盛况一去不复返,英模们甚至开始去面对诸多争议。
特别是随着英模们逐渐褪去过多的道德色彩后,人民对于他们的选择开始进行质疑。
就拿去年影响力特别大的一件事来说,姑苏丝绸印染厂有一名普通女工叫杜芸芸,她的养父母给她留下了十万元遗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11/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