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4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50/2996


赤脚医生们见识有限、能力有限,拥有的药材和工具更有限,他们一年之中多多少少会发生点医疗事故。
小的是耽误治疗,大的是治死人!
而且还有一件大事在这个年代更难得,那就是他发动了全生产队大搞卫生!
天涯岛的卫生情况现在在全县都是有名,而稍微了解点医学常识的都知道,卫生搞好了,老百姓就不容易生病——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老祖宗都已经把经验总结出来了。
所以王忆上台做报告并没有引发任何人的不满。
于是当他们走了过场之后,所有与会的大夫们纷纷进入礼堂,将能容纳五百人的大型礼堂挤得满满当当,还都挺期待的等着看看他,看看这位名满全县的王老师。
这年头多数村子有赤脚医生,有的村子甚至不止一位。
主持人例行性开幕后,王忆作为第一位乡村教师模范登场做报告。
台下几百双眼睛看向他。
他心里不慌。
小场景,洒洒水啦!
他低下头开始认真的念起媳妇儿熬夜写的稿子:“同志们,我们是领袖同志支持的赤脚医生,我们无限忠诚于组织、忠诚于人民、忠诚于祖国!”
“……贫下中农掌握了农村的医疗卫生大权,我们赤脚医生像一株茁壮的新苗,在无产阶级卫生路线的阳光雨露下,显示着无限的生命力,成为了农村卫生战线的骨干力量。”
“……组织上指示,‘应当积极地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推广人民的医药卫生事业’。诚然,医疗卫生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做到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组织上指示,‘我们必须告诉群众,自己起来同自己的文盲、迷信和不卫生的习惯作斗争’。我们坚决照搬,必须按照‘放手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的教导来办事!”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我们广大乡村医生一定会在社会主义卫生路线指引下,满怀激情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这一片大好形势下,让我们追随着领袖精神!永远前进!!!”
热烈的掌声‘噼里啪啦’响起。
氛围很热忱。
八十年代初期还带着七十年代的浓重烙印,所以还是这一套在正式开会发言中更能吃得开。
就像秋渭水说的,她从小到大特别是最近几年,别的或许见得不多,可发言稿见的绝对多。
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她见的官样发言稿多了,当时一看王忆写的稿子就知道不行。
确实是王忆真情流露的认真制作。
但在这年代的会场上吃不开。
王忆发言之后,后面又是三位乡村医生模范登台。
他们不像王忆是教员,天天讲课已经习惯了大场面,这三位赤脚医生平日里接触的都是自己生产队的社员,而且是小范围接触,哪里经历过五百多人面前讲话的场景?
他们后面紧张的不行,在台上说话都说不利索。
甚至黄土乡一位赤脚医生讲着讲着两眼一黑——过于紧张,这是犯高血压了,血压太高有点遭不住。
这样卫生局就把侯玉清叫上去收了个场,然后开始洋洋洒洒的开起会来。
开会中间休息二十分钟,与会人员该上厕所的上厕所,该活动一下的活动一下。
很快王忆这边就被围上了。
好几个赤脚医生过来跟他打招呼、互相认识。
王忆客气的挨个握手,绞尽脑汁来记下他们的名字、他们的身份。
长海公社有大夫问王忆:“王老师,听说你那里收一些老药材?我听亲戚说你给的价钱挺合适的,收了一些龙落子?”
王忆说道:“对,我有熟人在药材厂上班,如果有一些他们需要的药材,我这里可以协助收购。”
“价钱不会多高,但是给现钱,肯定给一个合理价格、能让你心满意足的价……”
“嘿,这样的话那我家里有点老药材,看哪天方便我给你弄过去?”有医生立马说道。
其他人也闻讯而来:“我家也有,我家有东北的老人参,存了十多年了,是我爹当年闯东北时候带回来的,王老师你能帮忙收的话,我给你带过去看看。”
王忆满口答应,邀请他们等带鱼汛大会战结束后拿上收集的老药材去找自己议价。
结果看到他答应的痛快又保证会给个满意的价格,过来跟他结成约定的人越来越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50/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