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6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30/2996


墩子放下外套说道:“对、对,这就是我老板王总!”
王忆停船上码头。
钓鱼佬们纷纷过来跟他客气的打招呼。
刚才双方虽然有点小矛盾,但都可以理解,王忆没把刚才的质问放在心里,只是他很疑惑:
“你们要钓鱼可以去礁石上,怎么都在码头上?我就算不开船过来,我们岛上的捕捞船也得回来吧?”
此时是午后好时光。
今天天气挺阳光灿烂的,渔船去张网获取海货去了,此时有两艘小船飘荡在附近的海域上,有人撒网、有人撒饵料,忙活的不亦乐乎。
黑脸膛中年人赔笑道:“不好意思,王总,没经过你的同意过来钓鱼了。”
“主要是你们码头这个地方真不错,
旁边一个穿着卫衣戴着棉帽子的青年将塑料鱼箱推过来打开,里面贴着箱子趴着一大一小两条青褐色的鱼。
这鱼通体扁平呈菱形,两眼位于头部左侧,眼间隔平而宽,看起来很丑很怪,但味道很好,营养价值也很丰富:
“哟,多宝鱼?你们竟然钓到了多宝鱼?”
王忆惊呼一声,几个钓鱼佬纷纷露出得意的表情。
黑脸膛说道:“对,不知道是从哪个渔场跑出来的,嘿嘿,在你的地盘上定居了,让我们给发现了。”
多宝鱼在如今的沿海地区很有知名度,但内陆不少人并不了解这种鱼。
它还有个名字叫大菱鲆,出身高贵,是大西洋东侧沿岸的鱼中贵族。
但1983年这鱼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给引入了中国,然后解决了它的人工繁殖难题,很快成为了我国特别是北方海域的主要养殖品种。
王忆也想过养多宝鱼,23年这玩意儿在海边市场烂大街了,可在八九十年代却很昂贵。
那时候老板们请客吃饭不流行吃三文鱼,就吃一个大菱鲆。
直到二十一世纪这鱼彻底给养泛滥了,才把价格给打下来。
多宝鱼很适合当经济鱼,老实安静,最喜欢吃饱了趴在海底面沙思过。
这种情况下它们的长肉速度很快,雄鱼一般1年性成熟,雌鱼2年性成熟。
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抗病能力强、营养价值高。
可惜它是83年刚引进中国的,现在还只是存在于一些国家养殖基地里,要是天涯岛的海域里出现这种鱼,那真是没法解释来路。
说是野生的都不行,因为国内海域就没有野生多宝鱼。
这也是黑脸膛汉子刚才说它们‘不知道是从哪个渔场里跑出来’的原因:
野外发现的多宝鱼,都是从养殖场逃跑的幸运儿或者幸运儿的后代。
王忆背着手看了看这些多宝鱼,啧啧称奇后跟着墩子上岸。
钓鱼佬们提心吊胆的问道:“王总,我们还能在您这里钓鱼吗?”
王忆摆摆手说:“这事问墩总好了。”
墩子听到这话就没心没肺的回头挥手笑:“你们钓鱼吧、放心钓鱼吧。”
一个钓鱼佬便热切的说:“那待会给王总留一条最大的多宝鱼,这鱼野生长大的比养殖的好吃,养殖的不行。”
这点不是心理作用。
很多养殖鱼是没有野生鱼好吃的。
就拿大黄鱼来说,大黄鱼吃小鱼吃虾米,但养殖的情况下不可能给它们吃新鲜小鱼和小虾,那样成本太大了,都是饲料混合肉糜。
肉糜是用臭鱼烂虾混合而成,大黄鱼吃这东西长大后肉质能跟野生鱼天天吃新鲜食物一样吗?
多宝鱼也是一样的道理。
王忆想要养这种鱼,所以研究过怎么养,多宝鱼饲料中有50%到60%是鲜杂鱼绞成鱼浆,配以40%到50%的大菱鲆专用粉末饲料,再根据不同的阶段添加3%到5%鱼油做成的。
这鱼养殖鱼的口感跟野生鱼比不了。
墩子不是纯粹的没心没肺,他也知道王忆不一定愿意让外人上岛,等着离开码头后他急忙说:“老板,刚才外面人多,哥们不对,给你跪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30/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