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6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54/2996


“50年解放后,历届的县领导都很重视提高渔农民们的文化水平,坚持扫盲教育工作。”
“然后我也在里面做了点微不足道的贡献。”
王向红说道:“50年就开始了?当时我在部队,不知道这回事,咱们县里扫盲的工作开展的挺早。”
祝真学说道:“对,50年9月开始,当时是、是县特区委员会宣传部兼管全县文教工作,然后冬天的时候各乡镇在工作队协助下,开办了冬学民校。
“民校的工作主要是组织青年小型识字班,结合党的中心任务,一边学习识字、写字,一边学习形势,学唱革命歌曲。”
他一边说一边回忆,忍不住点燃一支香烟。
烟雾袅袅,往昔依稀在身后:
“53年吧?县扫盲办公室成立了,配备专职干部、聘请专业人才辅佐,全面负责全县扫盲工作的开展。”
“到了79年的冬天,成立了县工农教育委员会,由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和与农业等部门组成,下设办公室,配备正、副主任和专职工作人员,开展扫盲作业变得更正式化。”
“不过这时候我已经退休了,就去旁听了几次会议、参加了几场研讨会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具体内容不了解了。”
王忆看着附在《通知》后的《工作细则》,说:“这次在以前的正式化基础上更加正式,要求各公社、各系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配备专职干部,宣传、组织发动,全面从严开展扫盲工作。”
“今年开始扫盲班多样化了,要举办船头扫盲、业余夜校、脱产学习之类的形式。”
“还有,省里的工农业余教育委员会确定了新政策,以后渔农业队吸收社员、社办企事业单位招工,必须要经过文化考核,要求具有小学毕业程度或者取得脱盲证书。”
“这个公社、大队、新办企事业单位在评定工分、工资时候,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考虑文化程度的高低。”
“还有公社、大队和各单位在评选先进、培养和使用干部的时候,也要考虑文化程度。”
王向红听后点点头:“动真格的了。”
然后他又露出期盼的表情:“这次要评定基本无文盲村庄和乡镇,咱们队里早就办起了夜校,社员们的学习热情也很高,咱们要争取第一批被评定为基本无文盲村庄啊。”
祝真学吐了口烟说道:“那我来个毛遂自荐,夜校扫盲班由我来负责吧。”
一听这话王忆赶紧鼓掌:“都愣着干什么?跟进啊!”
祝真学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主动请缨,那生产队的扫盲工作肯定可以开展的更顺利。
以前王忆没让他来负责夜校,主要就是考虑到老同志上年纪了,精力不够,晚上是休息时间。
但祝真学是最适合执掌夜校的人了。
王向红也清楚这点,一边鼓掌一边笑:“好,专家挂帅,那我今晚就要在大喇叭里喊一喊。”
“夜校规模扩大,全体劳力都要参加!”
===493.中建队伍开进来(祝周末愉快)===
老同志们的行动力都很强。
王向红当天傍晚就大喇叭广播全生产队的劳动力都要上夜校的事,祝真学则在下午把学习计划和前期课程给准备了出来。
他是在五六十年代负责的扫盲工作,所以工作方式中充满五六十年代的风格:
首先制定一个扫除文盲的教育方针,叫做一扫二堵三提高。
一扫是重点。
要基本扫除
15岁到55岁的文盲,使少年、青年、壮年这个工作主力群体先摆脱文盲身份。
二堵是补充。
15以下的儿童和少年要上学,不能再产生文盲,只要这个源头问题解决了,那以后扫盲工作就可以结束了。
三提高是提升。
已经脱盲的社员要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知识水平,因为很多人脱盲只是从文盲变成了半文盲,这也是不够的。
其次他在以前的《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基础上进行了变动,制定出了《天涯岛王家生产队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新)》,然后由打印机进行复印并装订成册,下发到每一户人家里。
这是要运用宣传工具的方式来提高社员们对于这次扫盲工作的重视,以形成人人学文化的好局面。
再次他还发展出了扫盲工作双线责任制:
一条线是各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党员和社员代表要跟大队委签订责任书,他们有协助夜校对学员进行思想教育和实际督促的责任。
扫盲工作是每天都要学习,所以他们要每天给所辖社员进行考核验收,这有奖惩措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54/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