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7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81/2996


这种情况下正月里家家户户来亲戚,吃喝的都很好,所以来了亲戚,便想要请王向红和王忆过去作陪。
两人都是渔村地区的风云人物,很多人想要跟他们坐一起喝酒。
但队里人家多,而两人分身乏术,且自己也有亲戚要招呼、有事情要忙碌。
于是王向红提前说了,他和王忆不去吃席,忙活不过来。
都不去还好说,去这家不去那家得罪人。
不患寡而患不均嘛。
只是有社员家里来了准儿媳的父母,这是上门来谈结婚事宜的,属于大事,这种情况下不过去坐坐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其实王向红常年总是这样,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大队委办公室里,找他的人总是不断。
大事小事,公事私事,他在哪里都不得安宁,但他是岛上的主事人,社员们不找他又能找谁。
明天初六是定喜事的好日子,到时候王向红要更忙,因为但凡是今年准备要孩子的、孩子要结婚的、家里要办大事的,都得找他来拿个主意。
面对王金寿的邀请,王向红客气了一句:“三哥,你们招呼亲家就行,好吃好喝,话捡好的说、事往好的办,把孩子的亲事办成了就行。”
王金寿有点局促的搓了搓手,笑道:“你和王老师见多识广,又都有化,懂得多,还是请你们两个去把把关,看看孩子这门亲事怎么样。”
王忆说道:“过去看看吧,这是女方第一次上门来,是吧?那该去坐坐。”
王金寿急忙说:“是,第一次过来,过来谈谈结婚的事。”
他又对王向红说:“队长你有威严,有本事,咱社员是草驴拉磨听你棍子指挥,你得去把把关啊。”
尽管王忆来到天涯岛并且迅速带领社员们发家致富起码解决了贫困问题。
但王向红还是年长社员们心里至高无上的权威。
这个权威不是靠打、骂、罚的来的。
王向红不像其他基层干部一样横行霸道,很少朝着谁吹胡子瞪眼,他关心每个社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关心,关心了三十年,赢得了每个社员真心的爱戴。
生产队的人评价他的时候总是充满钦佩之情,认为他好的说不出半个不字,大家伙都为有这么个当家人感到自豪,发自内心的拥护他、尊重他,听他的话。
另一个从传统上来说,他是王家的族长。
族人要听族长的,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大家伙都信服他。
生产队里第二个获得如此待遇的是王忆。
王家人为拥有王向红这么一个公正讲理的当家人感到骄傲,也为拥有王忆这么一个无私有能耐的后辈感到骄傲。
王金寿家里来了准亲家,然后邀请到了王向红和王忆去坐席,他为此深感骄傲。
平日里社员家里有大事,两人都愿意帮忙,也愿意上门去吃喝
他们两人可不是去胡吃海塞、蹭吃蹭喝,但凡去吃饭那必然会带点礼物。
王忆不消说,王向红也不是小气的人。
以前谁家要娶媳妇肯定得找王向红,让他选个结婚的好日子,这时候王向红给帮忙选了日子后,便会从兜里掏出六块钱当礼钱。
当然,以前条件差的时候给一块六或者一块八,慢慢的涨到了这两年的六块。
可是正月里家家户户有亲戚,这时候两人为了平衡社员的心思便谁家也不去。
而他如今来请却同时请到了两人,这怎么能不让他感到骄傲呢?
三人高高兴兴的回家,到了家门口的时候听见里面有声音:
“妈我饿了,我想吃肉。”
“乖仔等一等,小康他爹去请我们队长和王老师去了,他们要是来了,咱们就立马下快子。”
屋里人说话之间,三人进门了。
桌子上已经摆了不少菜。
王家人没有吝啬的,准亲家第一次上门,王金寿家里拿出了所有好东西来招呼。
烧鸡烤鸭、年前分的猪肉,猪皮冻,卤猪头肉,火腿、午餐肉,等等,满桌子都是硬菜。
唯一不值钱的就是螃蟹、对虾这些东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81/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