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9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20/2996


工人在工地上学个一年半载就可以出师,这样当一块工地结束,农民工们被解聘,就有人招呼他们组建了私人建筑队。
六个单位负责人来到天涯岛,有的是西装革履打领带,有的是穿着工服。
王向红看了穿西装的说体面,,看到了穿工服的又说‘专业,,反正他觉得这些建筑单位的老板都挺靠谱。
他带着王忆招呼六人。
教学楼没有全利用起来,有空置教室当了临时办公室,于是这场招标活动就在这办公室里举行。
王向红不好意思出面,就让王忆来主持招标会。
六位老板这会意气风发,他们都听说了天涯岛要大搞建设、要给全员家家户户盖起小楼的事。
于是他们被叫来后,还以为大家伙要共同参与这盖楼的工程。
这年头的老板们只是胆子大,还没有什么坏心眼和套路,不知道王忆即将给他们上一课。
王忆很客气的给他们上茶,上的是西湖龙井。
老板们对此大为开心。
这个帅气文雅的青年真是人太好了,他给我们上的茶水可真香啊,跟人民币的油墨香味差不多呢。
然后王忆开始给他们介绍招标的信息。
根据他的查询,招标这回事早在二十世纪初的清朝末期就出现了。
但后来新中国成立,从那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国家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根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采用招标投标的方式来开展经济活动。
改革开放后,招标投标才开始跟国家的生产活动进行挂钩。
其中1980年,中央在《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中提出,「对一些适应承包的生产建设项目和经营项目,可以试行招标投标的办法」。
这是国内第一次在政策上提到招标和投标,然后放到国内的建筑业上,招标工作是1981年首先在鹏城试行的,然后慢慢的推广至全国各地。
这里的老板们都是土老板,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却很有胆识很有头脑。
他们很关注业内动态,加上江南省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列。
因此这里六个老板都知道招标的意思。
这样他们对此大为郁闷。
他们对王忆的好感一下子没了,觉得这个青年怎么这么鸡贼这么狡滑?
要不然老祖宗说面由心生么,这青年长得尖嘴猴腮,看着就不是好人!
老板们纷纷低头,手里冒着热气的茶水顿时不香了。
有个叫易海川的老板最先发难,对王向红说:「王队长,我虽然不是你们福海人,是吧,但我听说过你的名声。」
「都说你王队长最实在、最讲究,你说你把我们叫过来,然后不用我们不要紧,毕竟现在国家要搞市场经济,不能强买强卖,要自由买卖,这个我们都理解。」
「可是你说你们搞这个招标,是不是过分了呀?」
「就是,招标这种事有点瞎胡闹。」另有名为荆地的老板面色不虞的帮腔。
招标这种行为刚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是受到过资本家们抵制的,这被认为是破坏规矩的行为--
刚改革开放后的一些年头,商人们经商还不讲商业头脑,他们讲人情、讲信誉、讲规矩。
王忆可不跟他们扯犊子。
就是要招标!
他先强调了招标的合理合法性,将打印出来的《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文件发给六人。
然后他又坦诚的说:「我们生产队要盖起的小楼至少有一百五十座,这是多大的生意,各位老板清楚。」
「咱们实打实的说,现在市场还很乱,诸位的生意要做下去,并没有那么容易。」
「未来两到三年市场会一直乱下去,优胜劣汰,老板们有人的生意会做大,有人的生意会做不下去。」
「我不敢说各位老板的买卖会干的怎么样,但我可以保证,谁拿下我们生产队这笔大买卖,那肯定就能在市场立足!」
易海川毫不客气的说:「你王老师是大学生,这些话没问题,可是招标这回事它是有大问题的,那就是老话所说的,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
「我们可以在这里报一个低价,然后呢?然后低价就只能偷工减料,这样最后损失的还是你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20/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