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7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2/2996


这种事可以拿大迷糊当挡箭牌,因为徐横和孙征南不是多嘴的人,不会特意跑去问大迷糊怎么还会做馅饼。
大迷糊煎馅饼,王忆在院子里等。
他坐在躺椅上一抬头,满天繁星。
然后他想到,自己还从没认真的去欣赏过午夜的天涯岛和外海呢。
午夜的海风更猛烈,伸出手能触摸的到,午夜的海也更辽阔,因为看向四周全是一片黑暗,天地之间除了脚下的岛屿似乎都是海洋了……
这样一股孤寂感如丝如缕的弥漫上了他的心头,哪怕已经入夏,可午夜依然凉风习习,吹在人身上凉丝丝的,这股凉意更是让人情绪低落。
王忆抬头看星空,然后心里想,自己有多久没见过这样灿烂而安宁的星空了?
就像有人在论坛上说的,手机的屏幕越来越高清,星空却越来越迷糊;衣服和食物的颜色越来越鲜艳,生活却越来越灰暗。手机里的app都能定位,却不知自己位于何处又该归属何方……
大迷糊一句话把他拉了回来:“王老师,你先吃。”
他端了一个盘子出来,上面有五个金黄的馅饼,而大灶里还有馅饼,只是或多或少有些焦糊之类的瑕疵,他给王忆挑的是最好的。
身边人情真意切的关怀,食物泛着的油光和散发的香气,小奶狗们的哼唧声,老黄酣睡的呼噜声,这一切很快扫除了他心头的迷茫感。
尽管是午夜,可山下四个组里渔家灯火一盏接一盏,很黄很温暖,欣然可亲。
如深渊般环绕、茕茕孑立的孤独在这浓浓的生活气息面前是不堪一击的。
他咬着脆脆的馅饼品味着香喷喷的牛肉味,眉眼低垂看山下,那是老屋并列、灯火通明,上百盏灯亮起,照亮了这座孤独的岛屿。
不光王忆他们饿了,好些人都饿了,于是大半夜的又有袅袅炊烟升腾。
夜色之下看不见炊烟但海风能送来火烧火燎的炊烟味。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王忆吃了两个饼心满意足了,回去倒头睡得很香。
第二天醒来是五月最后一个周末,大喇叭今天没响,王向红这是给生产队放了半天假。
王忆这个周开始给秋渭水写信了,秋渭水也给他回信,说周末会来找他,于是便在岛上等了等。
结果秋渭水迟迟没来。
曹大旺和余军倒是来了,他们乘坐了水花岛的船,水花岛的人没敢露头,船靠码头了也不露面。
这样正好,王忆懒得跟他们见面,便直接招呼曹大旺和余军上去喝个酸梅汤歇歇脚。
两人一听天涯岛上有酸梅汤顿时来了兴致,那就喝一杯,这时节来一杯酸梅汤确实舒服。
王忆冲泡的酸梅汤都会送去海岛下的冷库,这会提上来白皮塑料桶外面渗出好些水珠,晶莹剔透的,一眼看去便感觉凉爽。
他给两人一人倒了一杯,余军一口喝下去顿时露出下意识的笑意:“呵,王老师,你真是有一双巧手,不光会做凉菜还会做饮料,这酸梅汤煮的太好喝了,都用了什么料?”
翁洲市有梅子,夏天多数人家会煮酸梅汤去暑解渴。
但家家户户煮的酸梅汤差不多的味道,就是把梅子放水里煮,往里加上几粒糖精然后完活。
即使味道有差别也不过是糖精多数的差别,至于砂糖冰糖白糖?这个不舍得往里放。
王忆倒是觉得新鲜梅子煮出来的酸梅汤更好喝,冲泡的酸梅汤味道好可是却没有酸梅所属的新鲜滋味。
这就是不同时代的人不同的需求。
22年的人讲究原汁原味,82年的人讲究好滋味。
就像82年的棉布不如的确良受欢迎,到了22年家家户户买衣服都优先买纯棉布的。
王忆又给余军倒了一杯酸梅汤,说道:“你们觉得好喝就多喝点。”
然后他跟曹大旺商量:“曹大哥,你们电影站的电影片子挺多吧?”
曹大旺说道:“还行,主要都是老片子,怎么了?”
王忆问道:“那有没有办法,就是说我们生产队从你们电影站借出几部片子?就像去图书馆借书一样,我们可以给押金也可以给租金,借上几天然后给你们还回去。”
曹大旺下意识说道:“你们又没有放映机,借这片子干什——啊,昨天我听水花岛的人说你们岛上也要放电影,你真把那放映机给修好了?”
王忆含糊的笑道:“没有,那机器没法修了,我们通过领导的关系从外地买了一台回来。”
曹大旺是聪明人,他看出王忆不想提这个话题于是便回归主题说道:“王老师,如果你们已经有了放映机那确实需要录像带。可是我们单位有规定、有纪律,这些录像带不能外借,所以我得说声抱歉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2/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