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825


“可以就此写一篇社科论文?不过,要专业的社科学者来做。”他说着摇了摇头,似乎是遗憾自己不能做类似的研究。
然后才补充了一句,“哦,对了,你的提问,我不想澄清。”
“这就是指鹿为马啊,荒谬至极。那是古代的故事,如果是现在,有人指着你家养的马,非要说他是一只鹿,你会站出来,耐心的给他解释一下马和鹿的区别吗?”
在场记者都被问懵了,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会听到这种回答。
对方先是站在旁观者、专业学者的角度,去思考是否能就舆论引导进行科学研究,然后举个了指鹿为马的例子。
确实。
如果有人指着自家的马,说它是一只鹿,还会耐心解释马和鹿的区别?
那肯定当面怒骂一句,“你是傻、逼吗?有病!”
“额~~~”
这么一想好像不太对,是把自己骂进去了?
但是,绝大部分人并不知道,一篇专业的论文究竟是有含金量,还是灌水、抄袭、编造的产物。
有个戴眼镜的女记者,眼神犀利的开口道,“能说说,为什么能发表那么多论文吗?据我所知,多数科研工作者,每年发表三、四篇SCI,就已经很优秀了。”
“科研工作者?谈不上吧。”
王浩摇头道,“我没有特别去做科研,那些论文只是教学感悟的总结而已。”
他说完顺着思路解释道,“可以说,就是感悟。我给你们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所有人都认真听着。
“比如,我之前的傅里叶变换辅助构建数学模型,就是从教学过程中得到的启发,我在教傅里叶变换内容,讲解从其他函数变换成正弦表达的过程时,想到是否能继续变换……”
“后来在解析变换的时候,就想到了离散傅里叶变换,大家都知道,离散傅里叶变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计算机算法,如果把它继续拓展……”
“有学生课后问了一个问题,说函数变换过程中,在图像表达上不太懂,我就给他讲解着,然后就想到,应用在构造图上会怎么样?”
“大家都知道……”
我们!
不知道!
自从王浩谈到专业数学内容,在场记者就已经听不懂了。
门口的栾海平、周清源,还有其他过来的教授、老师,倒是都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几个数学教授、信息学博士,跟着讲解一步步去思考。
他们发现说的很有道理啊!
一步步的……
整个研究思考的过程,就全部都出来了,他们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想出来的啊!”
“这肯定不是编的,是真的,联系课本内部,一步步的,逻辑清晰、因果合理。”
“如果是这样的,我教课的过程中,多想想,也能想的出来啊!”
“看来,以后一定要重视教学了!”
“埋头搞研究不一定有成果,教学过程中,教授基础的内容,只有认真、多思考,对研究的帮助也很大啊!”
……
王浩连续回答了几个问题后,看了下时间说了声抱歉,“该去上课了,抱歉。”
他推开一众表情木讷的记者,去办公室拿了东西,就下楼去教室了。
身后。
一群记者只感觉智商受到了侮辱,而一众教授、博士讲师们,则感觉是收获良多。
教师门口。
点名。
那些才刚来到教室的物理专业学生,看到门口面带笑容的熟悉身影,都有一种要吐血的冲动。
昨天开始,他们就一直在刷着和王浩有关的新闻,都八卦的津津有味,他们不清楚王浩的论文质量怎么样,却知道王浩担任教研员……很适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