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825


他说完补充了一句,“如果你拿了经费,却没有成果,再申请就很难了。”
王浩了然的点头。
李明惊讶道,“你不是真想改自筹吧?你这个计算机的课题,是有机会申请优青的啊!”
“但是优青的审批速度太慢了,即便是北疆的课题,最少也要四个月。”王浩说着不断摇头,“不然这样,这份我就改自筹,申请学校的补助吧。就只提交数学研究的那一份,我再仔细想想,想个能持续几年的课题。”
“比如呢?”
“哥德巴赫猜想?”
“额……这个过不了。”朱建荣马上摇头。
“黎曼猜想?”
李明咧咧嘴,“你当省里的专家评委是傻子吗?会给这种课题划拨经费?”
“不然这样吧!”
朱建荣用力揉着脑门,都有感觉有些头疼,他最后想了个办法,“你就把这份《质数分布概率研究》当主课题,去申请国家级的优青项目。今年的优青好像是统一经费,具体还没有公布,也不用去填预算了。”
“等下周,《数学学报》正式发表了你的论文,我再一起把资料提交上去,有顶级数学期刊的论文,即便不是同领域,也是加分项,评审通过的概率就高一点。”
“能申请到就最好,申请不到,就降一级再申请省里的课题。”
“另一份,你要是决定好了,自筹也没关系,你在国际会议上拿了奖,学校评审肯定能过。如果你还想申请个小课题,就再想想。”
其实最容易申请‘优青’项目的,还是计算机算法领域的项目,但看王浩的意思,对算法研究有信心,不想拖时间去申请,朱建荣只能给出这个建议。
王浩只是考虑有个‘报销’渠道,自筹课题学校能给经费也不错。
‘质数分布概率研究’,覆盖的研究范围很大,出一个成果也是出,出一堆成果也可以说是在研究,确实可以拖一下时间。
他满意的点点头,“好吧!”
“就这样了!”
……
在提交了申请资料以后,王浩把算法课题改成了‘自筹’进行提交,就没花心思在课题申报上了。
经费,有就可以了。
因为没有其他经费支出的地方,也没有必要太纠结课题问题,他还是专注于自己的研究,‘破解上帝之数’的灵感进度一直都很慢。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时间,王浩干脆一头扎进了图书馆,上下午就在图书馆里看书,增加知识量、开拓思维的同时,也能带灵感值的提升。
一个星期,收获还是有的。
【任务二】
【灵感值:35点。】
“太惨淡了。”
在体验过灵感值暴涨的感受后,对于每天一点,甚至一点也得不到的灵感提升速度,王浩就觉得非常的可怜,也体验到了做研发的艰难。
周三,是特殊的日子。
《数学学报》发布了新一期的内容,第二篇论文就是《特定条件下证明蒙日-安培方程的正则性》。
国际著名数学家,菲尔兹获得者,帝国理工学院教授马丁-海勒,在论文下方写下了评语,“这是偏微分方程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打破了数学界对于蒙日-安培方程理解的‘定论’,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研究说明,以往我们认为的研究界限,就可能会是突破的方向。”
马丁-海勒是国际数学界,偏微分方程领域的权威学者,依靠随机偏微分方程中的正则性结构理论,获得了数学界的明珠--菲尔兹。
《Acta-Matheatica》(《数学学报》)发布了新一期内容以后,顿时在国内学术圈引起了热议,因为又有国内学者的论文,在上面进行了发表。
这可是数学领域发表难度最高的学术期刊,论文还得到了菲尔兹获得者,马丁-海勒的肯定和赞叹,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仅仅半个小时后,西海大学官网连夜发布新闻公告--恭喜我校理学院王浩教授的科研成果,在国际顶尖数学杂志《Acta-Matheatica》发表。
这一篇新闻公告显然准备充分,单单是字数就将近五千,前面都是对于《Acta-Matheatica》的介绍,主要说起《Acta-Matheatica》的影响力,论文要发表在《Acta-Matheatica》上有多难。
接下来都是对于论文内容的介绍,介绍的内容说的尽量简洁,能让更多的人看明白。
王浩所做出的蒙日一安培方程研究,其实和解决一个证明题并不存在本质的区别,只是难度高的多、影响要大的多。
蒙日一安培方程是一类从黎曼几何问题中提出来的二阶完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同时也是卡拉比-丘流形证明时曾用的工具,由于其完全非线性的特性,使得其求解一直是一个困难的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